-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矿学课程设计
年级:
专业: 采矿工程
姓名:
学号:
日期: 2015年11月21日 目 录
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4
1.1矿区概述 4
1.1.1交通位置 4
1.1.2地形: 4
1.1.3河流水系 5
1.1.4气象及地震情况 5
1.1.5电源和水源 6
1.1.6其他情况 6
1.2井田地质特征 7
1.2.1含煤地层及地质构造 7
1.2.2水文地质条件 10
1.3煤层特征 13
1.3.1煤层特征 13
1.3.2煤质 14
1.3.3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用地温 15
2. 储量计算 18
2.1 井田面积及可采煤层确定 18
2.1.1 井田范围确定原则 18
2.1.2 开采煤层 18
2.1.3 井田面积 18
2.2井田储量计算 19
2.2.1 储量计算基础 19
2.2.2 井田地质勘探 20
2.2.3 矿井地质资源量 20
2.2.4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21
2.2.5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22
2.3 井田的可采储量 23
2.3.1安全煤柱留设原则 23
2.3.2 矿井永久保护煤柱损失量 23
2.3.3 矿井可采储量 26
3 .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8
3.1 矿井工作制度 28
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8
3.2.1 确定依据 28
3.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29
3.2.3 矿井服务年限及水平服务年限 29
3.2.4 井型校核 30
4. 井田开拓 32
4.1 井筒布置 33
4.2 工业场地的位置、形式和面积 36
4.3 开采水平的设置 37
4.4巷道布置 37
4.5 开拓延伸方案 37
参考文献: 48
前 言
采矿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一环,它是继我们学过《井巷工程》、《采矿学》等课程,以及通过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我们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煤层开采设计是煤炭开采重要环节,而煤矿开采技术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开采方式不对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在21世纪的今天,能源极为重要的时代,要适应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就必须优化开采技术,体现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而合理的开采设计则能有效减少煤炭损失,将赋存在地下的煤炭高速度,高效率的回采出,满足祖国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
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机理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1.1.1交通位置
卧龙湖井田位于安徽省濉溪县铁佛、岳集镇境内,东起F7断层;西及西南至F2、F13断层;南至灰岩露头;北至皖豫省界。全井田南北长约8~9km.5~4km18.66km,经青(龙山)~阜(阳)铁路百善车站可与“三大”铁路干线联接。另外,宿(州)~永(城)省道公路从井田东北缘穿过,濉(溪)~岳(集)县道公路纵横南北,进场公路从濉(溪)~岳(集)县道延接入矿,全长约3.32km,交通十分方便。(图1.1
1.1.2地形:
卧龙湖矿地处淮北平原,地势较平坦,基岩无出露。井田内的地表水系主要为浍河,浍河从矿井南缘流过,南沱河流经矿井东北部。浍河属淮河水系,为中型季节性河流,其历年最高洪水位标高为+20.70m(1984年祁县闸下游的记录)。新生界松散层第一、二含水层(组)地下水是矿内供水水源,埋藏浅。
1.1.3河流水系
本区属黄河流域、淮河水系,主要沟谷呈放射状向东、南、西各向分布,均为季节性河流沟谷,平时干枯无水或仅有溪流,唯在大雨过后短时内水量较大,并在下游汇合后流入淮河。
1.1.4气象及地震情况
1)气象
该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秋季雨量集中,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
据安徽省气象局近四十年资料统计:
(1)气温:年均9.5℃,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7℃,极端最低气温-27.5℃;最高气温在7月份,平均23.7℃,极端最高气温39.4℃。
(2)降水量:年降水量平均495.9mm,年降水量最大749mm,年降水量最小216.1mm,日降水量最大18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