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11.桩基础的设计摘要
按承台地面的相对位置分类 (1)高承台桩基 (2)低承台桩基 ⑤设有大吨位的重量工作制吊车的重型单层工业厂房可采用桩基 ⑥对地基沉降与沉降速率有严格要求的精密设备基础 ⑦地震区、建筑物场地的地基土中有液化土层时,可采用桩基础 ⑧已有建筑物加层、纠偏、基础托换时,可采用桩基础 水中建筑物,地下水位很高,采用其他基础形式施工困难时 ②预制桩 预制桩是借助于专用机械设备将预先制作好的具有一定形状、刚度与构造的桩杆打入、压入或振入土中去的桩型。在工厂或现场地面上制作桩身、然后采用锤击、振动或静压的方法将桩沉至设计标高。每段长度不超过12m。 预制桩的种类: 1)钢筋混凝土桩 可方便地按所需长度、断面形状与尺寸进行制作,材料易得,质量可控制与检验。强度高,刚度大,采用广泛 ②静压式 采用液压或机械方法对桩定世家静压力而将桩压入土中设计标高。施工过程中无振动和噪声。示意在软土地带城区施工。但应注意,挤土效应仍不可忽略,也应采取防挤措施。 ③振动式 凭借放置在桩顶的振动锤使桩产生振动,从而使桩周土体受扰动或液化,强度和阻力大大降低,使桩在自重与动力荷载作用下沉入土中。 2).灌注桩 灌注桩是指在工程现场设计桩位处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的孔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 灌注桩配筋率较低,节省钢材,桩长可随持力层改变,无需接桩与截桩。 2.桩基础分类 (1)按承台的位置分类 ①高承台桩基 ②低承台桩基 (2)按桩轴方向分类 二、任务实施(另布置) 任务11-2 桩基础的设计 一、理论知识 1.收集资料 所需的资料有: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工程地质报告、材料来源、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施工经验与水平等, 2.桩基类型的选择 应根据建筑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桩的使用功能、穿越土层情况、桩端持力层的情况、地下水位情况、施工队伍水平与经验、制桩材料供应及施工工艺设备条件综合考虑 当桩所穿越的土中有大孤石或坚硬夹层时,不宜采用预制桩;当土层分布很不均匀时,宜采用灌注桩。在同一建筑场地,宜采用同一类型的桩。 (1)确定桩径 可根据各类桩的特点及常用尺寸来选择。 预制方桩的截面尺寸一般在300mm×300mm、500mm×500mm范围内选择。灌注桩的直径一般可在300mm——1200mm范围内选择。 (2)确定桩长 桩长——承台底到桩端的长度尺寸。 确定桩长 即是选择持力层与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的问题。 坚实土层 和岩石最适宜作为桩端持力层。 在允许的深度范围内,若无坚实土层 ,可选中等强度的土层作为持力层。 桩端进入坚硬持力层深度应满足:对粘性土和粉土,不宜小于2——3倍桩径;对沙土,不宜小于1.5倍桩径;对碎石土,不宜小于1倍桩径;嵌岩桩嵌入中等风华或微风化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桩端以下坚实土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倍桩径;嵌岩桩在桩底以下3倍桩径。 关于桩长有: ①桩的入土深度——从挑染地面至桩端的距离 ②有效桩长——土中的桩长部分(不计桩尖部分) ③设计桩长——为有效桩长加上嵌入承台部分和桩尖部分 1.确定桩的数量 桩基中心受压时: n≥(Fk+Gk)/Ra 桩基偏心受压时: n≥μ(Fk+Gk)/Ra 式中: n——桩数 F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荷载,kN Gk——承台自重与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kN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μ——系数,取1.1——1.2 (4)桩的平面布置 桩的间距——桩的中心距,一般取3——4倍桩径。间距过大,增加承台的面积和用料,太小则使摩擦性桩的沉降增加,且给施工增加困难。桩的中心距应符合表9.2的要求 桩的布置 排列基桩时,宜使 桩群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力的合力点重合。并时基桩受水平力和力矩较大方向有较大抗弯截面模量。桩的布置有以下几种: ①柱基-独立基础:梅花形 ②条形基础:一字形 ③烟囱、水塔基础——圆环形 ④桩箱基础——内外墙下 ④带梁(肋)桩筏基础——梁(肋)下 ④大直径桩——一柱一桩 (5)承台与桩的连接 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桩嵌入承台的长度对中等直径桩径不宜小于50mm,对大直径桩径不宜小于100mm ②混凝土桩的桩顶纵向受力主筋应锚入承台内,其锚入长度不宜小于35倍纵向受力主筋直径;对于抗拔桩,桩顶纵向受力主筋的锚入长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确定 ③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宜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柱与桩直接连接 6.桩身结构设计 (1) 灌注桩 1)当桩身直径为300mm——2000mm时,正截面配筋率取0.65%——0.2%,对受荷特别大的桩、抗拔桩、嵌岩端承桩,应计算配筋 2)配筋长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