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逐良《符经》及点画用笔与结构要义.docVIP

褚逐良《符经》及点画用笔与结构要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褚逐良《阴符经》及点画用笔与结构要义 横画 阴符经横画变化丰富,长短横各具姿态,挺拨劲健。长横略带弧形。 1、起笔无论搭锋折锋,下笔法有舒缓与迅疾的区别,一般承上一笔势,顺势下笔,无论速度快慢与否,下笔均以俱力势为上。 2、下笔后应迅速振动顿挫调锋,使笔锋平铺纸上。 3、由左至右铺毫涩进,其间有上下提按振动,指腕肘肩配合运笔。 4、收笔须顺势弹回笔锋,使毛笔基本恢复中正的状态。 此一横笔,若欲合乎笔法,须不断练习,久之可至妙,须学者资质够功力深。 蔡邕《九势》云:横鳞竖勒之规。(横鳞:写横画取逆势,像用刀逆势刮鱼鳞的动作。) 李世民《笔法诀》云:为画必勒,贵涩而迟……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 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永字八法云:勒不得卧其笔。用笔须挺利劲健。 写横画执笔手指须松紧适度,注意训练指实掌虚,掌竖腕平。掌竖,腕发力沉着,腕平方能气力匀平。若掌不竖,既使腕平,点画无坚紧细密润泽之力,若腕不平,点画宜现欹侧之势。 竖画 阴符经竖画直中有曲,下笔法与兰亭接近。 蔡邕《九势》中云:横鳞竖勒之规。 竖勒,仿佛勒马缰绳,勒马缰时手臂是横臂振动,竖笔则按此动势行笔。所以,横臂作字是前人从生活万象中受到启发而提炼出来的,。 永字八法云:弩不得直,(直则失力)。 写竖画:依竖笔横下笔之法。折锋振动而下,接着顿挫下行,不可一味顺下。先一节一节振动蓄力行笔,再发力行笔,至尽处用力收笔锋,使归正。所谓弩不得直,竖画之力如弓弩似弧形的弹性之力,所以应避免写的象直如木杆似的竖画,这样的竖画虽直,却缺少弹性。 撇法 阴符经撇画具长短粗细变化,长者劲健舒展,短者挺拨迟重。 蔡邕《九势》:掠笔,在于攒锋峻趯用之。 卫铄《笔阵图》:陆断犀象。(是指撇的形状。) 欧阳询《八诀》: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颜真卿《八法颂》:掠,仿佛以宜肥。 撇又名掠。《八法》云:“掠者拂掠须迅,其锋左出而欲利。又云微曲而下,笔心至卷处。口诀云:撇过谓之掠,借于策势以轻注锋,右揭其腕,加以迅出,势旋于左。法在涩而劲,意欲畅而婉,迟留则伤于缓滞。夫侧锋左出谓之掠。” 陈铎曾《翰林要诀》 “点首撇尾右出微仰,如篦之掠发。” 写撇画,最忌斜拂,虚飘无力,笔锋纤弱。 掠是速度之谓,即“沉着痛快”。二者不失,方合其笔势。 腕法:写撇法须悬肘腕,并运肘腕。若短撇用指无大碍,长撇必须用肘腕为之。 用笔法:写撇下笔同竖画下笔相同,依竖笔横下法。下笔即折锋,紧接着施以顿挫,笔锋即中锋铺开,再施以振动,徐徐下行,至腰部挺紧,锋力已攒足,则顺势而下,加速度上去,使其挺拔劲健,如此方合此画之用笔。 撇画分长、短,大,小,粗,细之别,各具其形。 捺笔 阴符经捺笔一拨三折,最为显著。一拨三过折笔,取逆、涩势。 (1)起笔 首起笔至一波完成,同船桨入水、出水的动作极其相似。(用桨的刃面入水时要有一定速度。)要弹下笔,又如同立锥入木,要扎下去形成第一个形。这样的笔画精气神足。 (2)下行 紧接着再下行至笔画中段,这一段如同桨在水中逆势向下奋力。 (3)顿挫调锋 欲出水时,桨的角度由入水时向下而改为向上成一个大弧度,这时笔锋由于铺开已成侧锋,须顿挫调整,使笔成中锋。 (4)出峰 桨出水时,由于桨在水中奋`力`逆`行`,振迅出水似有豁然开朗之感,出锋与起笔应相呼应,如同力士倒辄奋起,故须快捷,然又不可直出,笔锋须抑而向右下出之。 腕法:腕由左向右下,一截截行进,至顿挫处已成侧锋,此时手腕振动顿挫进行调锋,而非以指调锋,腕不止左右运行,还须上下振动,总之调锋于细小微妙处,均由手腕完成,此由侧转中,再沉劲出锋。 手势:正前方图,看笔的形态成逆势图。此手势是捺画合乎笔势的重要条件。 捺画用笔微妙难学,要使骨力筋力鲜活,笔画如金似玉,骨坚肤嫩,通体晶莹剔透,抑而后发,发波后有回锋之势。阴符经于此笔妙,形质恰到好处,全由笔势纯熟,写起来连成一气,速度节奏随心行止,关健在运腕涩笔行进,运笔又如太极拳法,缓中蓄势,调节有度。若不按此笔势书写捺画,不会耐人寻味,所谓久视无味,久味无力。 趯法 阴符经的趯钩写的饱满锐利,有些处理为芒刺钩,出锋处又不尖弱。 趯:峻快以如锥——颜真卿(八法颂) 钩为趯者,如人之趯脚,其力初不在脚,猝然引起,而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