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九年级上册修订说明.ppt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册修订说明

单元课题编排顺序 单元顺序调整 (1)“元素”的概念提前:有利于从宏观上认识水的组成;有利于学生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提前:有利于从微观上认识水的组成。 (2)从整体上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概念原理性知识(抽象)穿插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第三单元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在第四单元水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一、修订思路 1.保持本单元原有的体系结构。 2. 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如改进实验或探究活动、更换图片、完善习题等。 3. 加强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原附录I中某些内容移入正文中)。 4. 强化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2)调整探究步骤顺序: ①收集气体由易到难:先收集空气,后收集呼出的气体; ②检验气体含量顺序: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二、修订要点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4.增加“连接仪器装置”的基本操作(原附录I内容)。 四部分内容: 一、化学药品的取用 二、物质的加热 三、连接仪器装置 四、洗涤玻璃仪器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一、修订思路 1.保持本单元原有的体系结构。 2.体现《课程标准》的修订要求。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如改进实验或探究活动、更换图片、完善习题等。 4. 反映社会和时代的发展(PM2.5)。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一、修订思路 1.根据全书体系结构的安排,将有关物质结构的课题内容进行整合。 2.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如改进实验或探究活动、更换图片、完善习题等。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一、修订思路 1.根据全书体系结构的安排,调整单元的课题顺序。 2.“拓展性课题——最氢的气体”分散安排。 3.根据社会的发展,对与水资源有关的数据进行更新。 4.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如改进实验或探究活动、更换图片、完善习题等。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一、修订思路 1.保持本单元原有的体系结构。 2. 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如改进实验或探究活动、更换图片、完善习题等。 3. 加强探究和实验操作要点的提示。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二、修订要点 一、修订思路 1.保持本单元原有的体系结构。 2.体现《课程标准》的修订要求。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反映化学进展,以及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4.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如改进探究活动、更换图片、完善习题等。 二、修订要点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1. 增加了活性炭的用途(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 二、修订要点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2. 增加了“资料卡片——碳单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反映化学进展)。 二、修订要点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4.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第2步: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相关性质比较: 分两个表格:制取原理(列出原理),性质比较。 (2) 只探究装置,实际制取在 实验活动2中进行。 二、修订要点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5. 增加: (1)检验二氧化碳和证明是否集满的方法。 (2)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修订要点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6.删除了原实验6-3(制取二氧化碳并验满),相关的制 取操作和性质检验放在了实验活动2中。 二、修订要点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8.一氧化碳 (1)增加了“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的性质。 (2) “一氧化碳有剧毒!”修改为“一氧化碳有毒!”。 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 的分类及标志》中,一氧化碳的危险性类别为“易燃气体 (有毒)”。 二、修订要点 9.增加: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 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制取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性质: ●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其他性质(如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