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镇融合资料
前 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1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和农村服务业,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增强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能力,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努力建设农民幸福家园,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式。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的净胜,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特色镇的要求,2016年7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提出通过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探索小镇建设健康发展之路,要求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具有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和旅游发展进入新阶段,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悄然兴起,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示范带动作用,特色小镇的建设为农业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生态和成长空间,新常态下建设特色小镇,通过产业融合转型升级,文化资源挖掘、旅游品牌打造等方式,将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传承文化和推进城乡统筹的平台,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社区功能的叠加,建成设施完善、独居特色、美丽宜居的美丽乡村。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夷望溪被誉为“常德十景之首”,有沅江小桂林的美称。以景色秀美,旅游资源丰富而出名,旅游产业已成为该镇主导产业。境内自然风光优美、民俗风情独特,产业旅游资源丰富、商旅文化繁华、人文底蕴深厚,是全县的旅游强镇、和谐美镇。夷望溪镇有诸多人文景观与山水传奇,旅游资源多而新颖,景点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近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山水夷望”为突破口,立足于夷望溪镇“3A”级景区的创建,全方位挖掘、整合旅游资源,重点围绕“以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打造具有夷望溪镇特色的旅游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镇融合,实现旅游、产业、文化、生态的叠加,将夷望溪镇打造成生态旅游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和谐美丽宜居的特色旅游小镇。 概况 1.1乡镇概况夷望溪镇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境内,地处沅水中下游,2015年乡镇区划调整时将原兴隆街乡和凌津滩镇撤消后组建的新镇,因境内有沅水风光带主要景点夷望溪风景区而得名。夷望溪发源于桃源、安化、沅陵三县交界的岭凤尖,在水心岩注入沅水,其干流的主体位于原兴隆街乡境内,是沅水1级支流。北魏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曾游历于此,其《水经注》中载有“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孤竦中流,浮险四绝,昔有蛮民避居之”;“南有夷望溪水,南出重山,远注沅”。明公安派文学领袖袁宏道曾慕名到此游览,赋诗赞道“环石皆水,环水皆山,周迴映带,以其相逼而奇”。明万历《桃源县志》记载全县24条河流溪水中有“怡望溪”。清光绪《桃源县志》记载的桃源比较有名的山水中有夷望山与夷望溪,15个市集中有夷望市。民国25年(1935)桃源9区84乡的区划中,其中第五区中有夷望乡。夷望溪镇的命名,桃源县专题召开各界人士代表座谈会进行了研讨与论证,在兴隆街乡、凌津滩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县人大常委会上进行了表决,获得一致通过。这一命名体现了“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反映辖区内干部群众美好愿望与良好追求”的原则要求,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全镇总面积295.6平方公里,总人口3.25万人,辖4个居委会(社区)、12个行政村。其中镇区规划范围总面积8.6平方公里,夷望溪风景区项目总规划面积40.79平方公里。境内自然风光优美,民俗风情独特,产业旅游资源丰富、商旅文化繁华、人文底蕴深厚,是全县的旅游民镇、宜居美镇、幸福新镇。 1.2自然概况全镇耕地面积49001亩,其中水田44749亩,林地面积252181.2亩,其中用材林13.43万亩,经济林6.06万亩,楠竹面积11.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7.75万立方米。大小水库25座,其中小Ⅰ型水库8座,小Ⅱ型水库17座,大型水库竹园水库坐落其中,有凌津滩水电站、竹园电站、新林电站3座水电站。域内群山环绕,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一个地广人稀、景色秀美的山区乡镇,美丽的夷望溪风光早已驰名内外。1.3经济发展情况全镇以旅游业为主要经济形态,配套发展旅游服务业、旅游工业、现代生态农业、水产养殖、苗木花卉产业等多种业态。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1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城乡人均收入分别为21068元、10873元。1.4旅游产业特点一是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舞龙灯、赛龙舟、农民诗友赛事会等民俗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托普质量管理活动介绍重点.ppt
- 托福口语ppt课件重点.ppt
- 交通信号灯设计方案.docx
- 托盘(PPT)重点.ppt
- 交通安全与环保.ppt
- 交通安全班会国家宪法日.doc
- 扣件双排钢管外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重点.doc
- 扣件式脚手架计算书-地下室以上重点.doc
- 扣件式钢管双排脚手架施工方案重点.doc
- 交通事故处理软件简易说明.doc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