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学月1.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学月1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 语 文 试 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绉(zhōu)绉 箪瓢屡(lǒu)空 轩邈(miǎo) 皲(jǖn)裂 B.庶(shù)祖母 负箧(qiè)曳屣 骈(bìn)文 烨(yè)然 C.匿(nì)名信 深恶(è)痛疾 诘(jié)问 宫阙(què) D.眼翳(yì)病 以衾(qīn)拥覆 解剖(pōu) 嗜(shì)好 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造饮辄尽 发人深省 寥落 瞥见 B.出言不逊 短褐穿结 槽砺 宽恕 C.杳无消息 阴晴园缺 畸形 暑名 D.衔觞赋诗 环堵萧然 签别 落第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B.《马说》——唐——韩愈——《韩愈文选》 C.《五柳先生传》——西晋——陶渊明——《陶渊明集》 D.《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世文类聚》 4、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没有改变的是( )(3分) A.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B.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 C.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D.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5、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激愤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有和友人共勉之意。 6、默写。(7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个晋代人典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 ④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⑤既加冠 加冠: ⑥余幼时即嗜学 嗜: 9、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①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谈谈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6分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藤野先生 鲁迅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 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 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2、选文的第一段中“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是否多余?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