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现状 目前,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原因的40%,是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 研究预测,今后10年我国中年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男性将增加42%,女性将增加13%。冠心病发病率男性将增加26%,女性将增加19%。为遏制这一高峰的到来,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覆辙,保证人民健康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已刻不容缓。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运动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是引起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攀升的根源。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1.6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超重者两亿、肥胖者6000万、吸烟者3.5亿。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与我国高血压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1年我国公众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处于极低水平,分别只有27%、12%和3%,即使到了2002年也只有30%、25%和6%,与国外先进国家的高血压防治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高血压的防治成为心血管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 AS) 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变特征: 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 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并引起一系列继发病变的疾病。 AS 主要累及大中A(如主A、冠状A、脑A)。 动脉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性疾病, 包括AS, 动脉中层钙化和细动脉硬化。 (一)危险因素 1. 高脂血症(hyperlipemia): 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① (低密度脂蛋白)LDL/LDL-C 、VLDL、甘油三酯、胆固醇→与AS正相关 ② (高密度脂蛋白) H DL/HDL-C、 →抗AS发病作用 含高胆固醇的食物有:蛋黄,动物脑,墨斗鱼(乌贼),蟹黄,蟹膏,肝肾等. 可以降低胆固醇的食物有:葱头,香菇,木耳,金针莱,大豆. 胆固醇过高对身体当然不好,但过低也不是什么好事.美国科学家从事的一项专题研究证实:降低人体胆固醇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其中最常见的是行为异常———轻则脾气变坏,重则嗜好暴力,甚至增加自杀危险.另据有关报道,胆固醇过低还易招致癌症的侵袭. 含高量胆固醇的食物(括号内是每100克食物中含有的胆固醇毫克数) ——动物的脑子含量最高:如猪脑(3 100毫克)、牛脑(2 670毫克)、羊脑(2 099毫克)。 ——其次是禽蛋黄:如咸鸭蛋黄(2 110毫克)、鸡蛋黄(1 705毫克)、鹌鹑蛋黄(1 674毫克)、松花蛋黄(1 132毫克)。 ——禽蛋和动物的内脏,含量也较多。如鹅蛋、鸭蛋、松花蛋、鹌鹑蛋、鸡蛋、猪肝、猪肾、猪肺、鸡肝、鸭肝、虾皮、小虾米、蟹黄、蟹子、鱼子、墨斗鱼(乌贼)、鱿鱼、蚬、蚶肉、黄油、凤尾鱼。 含中等量胆固醇的食物有: 猪心、猪舌、猪肥肉、猪肚、猪大肠、猪肉松、腊肠、肥牛肉、猪排骨、鸡肉、猪夹心肉、鸭肉、红肠、花鲢、青鱼、河蟹、冰淇淋。 含低量胆固醇的食物有: 瘦肉、兔肉、黄鱼、带鱼、去皮鸡肉、鲤鱼、鳝丝、方火腿、白鱼、海蜇皮、牛奶、海参。 豆类几乎不含有任何胆固醇。 2. 高血压: 机制不十分清楚,机械性压力和冲击作用→ 内膜损伤,对脂质通透性增加 3. 吸烟: CO↑ →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使LDL易于氧化;烟内含有糖蛋白→激活Ⅷ及致突变物质→ SMC增生 4. 致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 糖尿病:高血糖→HDL↓,甘油三脂和VLDL ↑ 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A壁SMC↑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肾病综合征→LDL↑ 5. 遗传因素: 约200种基因可能对脂质的摄取、代谢、排泄产生影响。 LDL受体基因突变→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6. 其他因素: (1) 年龄: 年龄↑→接触致AS因素机会多 动脉壁本身增生性改变 (2) 性别: 雌激素影响脂质代谢→降低胆固 醇水平, 绝经后与男性相同 (3)肥胖:易患高脂血症、高血压、糖 尿病 二、发病机制 尚未阐明 1. 脂质渗入学说: 高脂血症 ↓ 内皮细胞(EC)损伤和通透性↑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