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参素
丹参素简介中文同义词:B-(3,4-二羟基苯基)乳酸,D(+)B-(3,4-Dihydroxyphenyl)lactic acid 丹参酸甲英文同义词:SALVIANIC ACID A;SALVIANIC ACID A SODIUM SALT;(r)-a,3,4-trihydroxybenzenepropanoicacid;3-(3,4-Dihydroxyphenyl)-(2R)-lacticacid;Danshensu;danshensuana;(R)-2-Hydroxy-3-(3,4-dihydroxyphenyl)propanoic acid;(R)-2-Hydroxy-3-(3,4-di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分子式:C9H10O5 分子量:198.17结构式:物理性质:白色长针状结晶,熔点84~86℃,密度1.546。在乙醇中测不出旋光度,FeCl3反应呈黄绿色。红外光谱(KCl,cm21)显示COOH(1732,2750~2550)和O H(3450~3150)的存在。核磁共振谱(CD3)2CoD: 2186(2H,八重峰),4130(1H,四重峰); 6160(1H,双峰,J= 7H z),6180(1H,单峰),分别显示典型的ABX型(A r2CH22CH2CO)和3个芳香质子的存在。13C核磁共振D143. 3表示两个羟基互为邻位,其质谱裂解为典型的A开裂。其钠盐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255~258°成分分类:酚性芳香酸类化合物丹参素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丹参素的分子结构中,两个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也就是说酚羟基与sp2杂化碳原子键合。因此,丹参素具有酚类的性质,即易发生卤化、硝化和磺化等亲电取代反应,酚的C-O键不易断裂。 结构中又有羧基,所以酸性较大,可发生分子间酯化。羧基的α碳原子上的羟基因受羧基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影响,比醇分子中的羟基更容易被氧化。丹参素的医学作用1 . 对心肌的作用: 丹参素具有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和减轻病程的作用,同时对心肌缺血ouml;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张力等报道丹参素为超氧阴离子 清除剂,从而推测其可保护心肌线粒体免受氧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物的损伤。苏晓华等研究表明,丹参素对大鼠心肌线粒体ADP/O,RCR 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具有保护作用,提示丹参素为良好的?OH 清除剂,并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具有保护作用。丹参素对外源性O2有清除作用,减轻自由基对线粒体膜流动的影响,起到保护线粒体的功能。2. 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作用: 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并明显增加血小板膜的流动性,提示其对冠心病有效。史举彤等报道,丹参素可提高红细胞的负电荷,使彼此不易聚集; 降低全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缴活纤溶酶系统; 增加红细胞膜的机械强度,减少红细胞的破坏。大剂量丹参素可增加血管脆性,这可能与丹参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促进纤维降解功能有关。丹参素可提高机体的纤溶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和调解血液的粘滞度,改善全身各脏器(尤其是药物首先到达的心脏、肝脏、肺脏和胰腺)的微循环障碍,有助于机体组织的康复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纠正。3 . 抗菌消炎及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丹参素阻止钙离子内流,显著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 (DGE2) 及血栓丸B2 (TXB2)。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丹参素对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丹参素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IL-6、IL-8因子,但分泌的量较内毒素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的量少。另据王文俊等报道,丹参素能显著抑制由内毒素诱导的上述因子的大量分泌(P 0. 05),具有抗炎及增强机体免疫作用。在临床上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丹参素,可望提高生存率。 4. 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作用: 丹参素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还具有抗脂质蛋白氧化作用,降低血胆固醇,因此具有保护血管屏障,防止脂质沉积及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王南等研究表明丹参素对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LDL ) 具有抑制作用。近代研究发现,过亚硝酸根是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重要介导者。廖力夫等实验证明当丹参素存在时,就能有效保护机体免受过亚硝酸根损伤,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丹参素具有抑制细胞氧化修饰LDL 的作用,其抗氧化能力与丹参素的量呈正相关,提示丹参素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5. 抗血栓形成作用:严常开等研究丹参素的活血化瘀作用,发现丹参素能明显抑制由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体外聚集活性,延长电刺激大鼠颈总动脉后血栓形成时间,明显降低血瘀大鼠低、中、高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卡松屈服应力,红细胞电泳时间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姜开余等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由TNF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