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9课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讲解
2.水稻种植技术的提高必要性 ⑴国际: 由于气候变化、水旱灾害、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导致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粮食生产量以及出口量急剧减少,世界粮食危机加重; ⑵国内: 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的20%),粮食产量关注国计民生(可耕地只占世界的7%)。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⑴冲破理论禁区: 冲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经典理论束缚。 ⑵实践: ①1964年发现天然杂交水稻; ②1970年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 ③1973年培育出世界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④1998年开始培育超级杂交稻。 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古代辉煌)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近代衰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振兴) 第19课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近代以来长期落后世界的中国科技,为什么在建国后短短的60周年里能够取得如此重大成就?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正确决策 ③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④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⑤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何为“两弹一星” “两弹”:原子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2、新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1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10月3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则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威胁。 材料2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 ,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材料3:“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请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什么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何为“两弹一星” “两弹”:原子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2、新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 美国研制原子弹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中国仅用10年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你知道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吗?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邓稼先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死而无憾”。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一家 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10年后,他成为当时一流火箭专家。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这位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二战”期间,跟其导师冯 ·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美国海军部次长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7课时构建文化的殿堂(共16张PPT)讲解.ppt
- 第17讲磁现象电与磁讲解.ppt
- 第17课_第三次科技革命讲解.ppt
- 第17讲电压电阻讲解.ppt
- 第19章Delta3D应用程序框架讲解.doc
- 第18课时二次函数的应用讲解.ppt
- 第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唐)讲解.ppt
- 第18章弹簧讲解.ppt
- 第1、2章C语言设计的初步知识讲解.ppt
- 第19课时电和热讲解.ppt
- Dyson戴森空气净化器DP04 TP04 TP06用户手册.pdf
- 恩智浦MC56F83783无传感器FOC和两相交错式升压PFC控制解决方案.pdf
- Nationz Technologies品类信息型号信息NZ3801-AB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HEXING智能光伏汇流箱HXPV用户手册.pdf
- 鼎甲科技服务端安装配置指南.pdf
- Bose博世品类信息加湿器型号信息BP-S12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GOELST鸿思腾窗帘轨道系统电动轨道系列用户手册.pdf
- Miele微波炉11195261-04用户手册.pdf
- RheoFit智能滚动按摩仪A1用户手册.pdf
- Chinook硝化细菌培养基CN261233产品使用说明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