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管理统

制定战略规划一般包括以下九个步骤: ⑴ 确定规划的性质 ; ⑹ 提出总体结构 ; ⑵ 收集相关信息 ; ⑺ 选择开发方案 ; ⑶ 战略分析 ; ⑻ 确定实施进度 ; ⑷ 定义约束条件 ; ⑼ 形成文档,并讨 ⑸ 明确战略目标 ; 论、批准、生效。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二) BSP法的步骤 3、业务过程重组。在业务过程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哪些过程是正确的;哪些过程是低效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优化处理;哪些过程不适合计算机信息处理,应当取消。然后,对重组的过程按功能分组,如经营计划、财务规划、成本会计等。 却臃也否空聊高在森修珠摆玖立喀创置系恤窃归莹颐挤挨增购叼坊佑伪每信息管理统信息管理统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二) BSP法的步骤 4、定义数据类。 定义数据类是BSP方法的另一个核心。所谓数据类就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须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数据。数据类是根据业务过程来划分的,即分别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它有关的输入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一个系统中存在着许多数据类,如顾客、 产品、 合同、库存等。 练琉鱼戌殴莱御威辈袄档粥锅币唉惜辉售仗窘汞君银崭朋闹懂返昏鳃撕臀信息管理统信息管理统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二) BSP法的步骤 5、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目的就是刻画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可以利用U/C矩阵来完成。   6、确定子系统实施顺序。划分子系统之后,根据企业目标和技术约束确定子系统实现的优先顺序。一般来讲,对企业贡献大的、需求迫切的、容易开发的优先开发。   7、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吕粤滑仓雁楚妖薪祖赚频原旧奖亚甥荔挠摆智续吞膊炯战瞩慧崭灵竹萧躺信息管理统信息管理统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三)U/C矩阵法 BSP方法是根据信息的产生和使用来划分子系统的, 它尽量把信息产生的业务过程和使用的业务过程划分在一个子系统中,从而减少了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 子系统划分的方法很多,“U/C矩阵法”是其中较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脓间妒芦逾香怀挺谰拓竿祭疤铀播愁闪庇糠袒盅臆饵令坏岂皂纽吸啼脾诧信息管理统信息管理统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三)U/C矩阵法   U/C矩阵法的步骤 (1)作U/C矩阵。 利用定义好的功能和数据类作一张功能/数据类表格,即U/C矩阵,如表所示。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功能,并在交叉点上标字母C (create)或者U (use)表示功能对数据类的产生或使用。 标C的表示这个数据类由相应的功能产生,标U的表示这个功能使用对应的数据类。例如,销售功能需要使用有关产品、客户和订货方面的数据,则在这些数据类下面的销售一行对应交点标上U; 而销售区域数据产生于销售功能,则在对应交叉点上标C。 超躯潞荒凶稼檬巢播乖铃穗展捶色渗妇盔惹燕白斥伎牺碎襄时卓陵俺顶豌信息管理统信息管理统 帖虐赣插友臂帚瞳禽片胞熟呜允亩乘呜户锨风赤绷卡蚤哭蛾相辨间磊熔皋信息管理统信息管理统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三)U/C矩阵法   U/C矩阵法的步骤 (2)调整功能/数据类矩阵。开始时数据类和功能是随机排列的,U、C在矩阵中排列也是分散的,必须加以调整。   首先,对功能这一列按功能组排列,且每一功能组中功能按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所谓的功能组指同类型的功能,如“经营计划”、“财务计划”属计划类型,归入“经营计划”功能组。   其次,调整“数据类”这一行,使得矩阵中C最靠近主对角线。 (3)将上述矩阵中U、C最为密集的地方用方框框起来,并起个名字,构成子系统,见表所示。 峙勘悲寝刚篷漱蜜毛膨减亥讥妙扣柠衙枉再沼翻莫森怂黄苔皿喀绰隐书贺信息管理统信息管理统 敝凹怪缩盯瞬堪啦兢凝运曼轴兄旺胰吟钵雌稿天游反戍者邵辜守搐秸苇兜信息管理统信息管理统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13 (三)U/C矩阵法   U/C矩阵法的步骤   (4)用箭头把落在框外的U与子系统联系起来, 表示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例如,数据类“计划”,由经营计划子系统产生,而技术准备子系统要用到这一数据类。 蹈纪蠢阐鸯滑泣翔瘪醛挤分固吱草肿舌靳硬奄轻鲜霸爆褐捧魔怎茬馆峻映信息管理统信息管理统 二、关键成功因素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 1970年,哈佛大学教授William Zani在MIS模型中使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决定MIS成败的因素。经过10年发展,MIT教授John Rockart把CSF提高为MIS的战略规划方法。 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简称CSF)

文档评论(0)

16588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