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降观测估报告
京沪高速铁路TJ-Ⅳ标段
七工区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报告
DK700+058~DK706+533
(313#墩~512#墩)
中铁十二局集团京沪高速铁路四标段七工区
2010年3月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我工区位于徐州与宿州交界处,主要是负责濉河特大桥施工。下施工里程为:DK700+030(313#墩)~DK712+990(711#墩),线路长12.96km,桩基3216根,其中φ1.0m桩3194根,φ1.5m桩22根,承台399个,墩399个, 1联40m+56m+40m连续梁。承台结构尺寸为5.6×10.5×2m、7.7×10.5×2.5m、9.5×14.5×3.0m等多种型式,墩身为
1.2地形概况、地质描述
线路主要通过黄淮冲积平原、淮河一、二级阶地、长江及其支流河谷阶地,局部通过剥蚀低山丘陵区。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略向南倾,地面高程20~40m。淮河一级阶地地势低平,呈2~4°微坡倾向河床,二级阶地呈垄岗地形,波状起伏,坳沟发育,其间有残丘出露,相对高差20~30m。
黄淮冲积平原及淮河一、二级阶地,主要出露上更新统粉土、粉细砂、粉质黏土、黏土(下蜀黏土),下伏灰岩、砾岩、砂岩等。沿线地下水类型按赋存条件可分为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
经过勘察揭示,根据其岩土特征的差异,桥址区的地层可分为: I、第四系全新统(alQ4)河流冲积相沉积的粉土、淤泥质粉质黏土、黏土、粉质黏土、粉砂、细砂;Ⅱ、上更新统(alQ3)河流冲积相沉积的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角砾土;Ⅲ、白垩系(K)砂岩Ⅳ、寒武系(∈)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现将各层主要特征简要叙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4al)粉土
粉土:褐黄色,灰黄色,浅黄色,潮湿~饱和,稍密~中密。局部夹薄层软塑状粉质黏土,粉质黏土呈透镜体状分布在粉土层中,该土层厚度约6.5~9.6m,平均厚度约7~9m,分布于桥址全段,出露于地表,标准贯入试验N=8.0击。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3.99MPa,双桥静力触探锥头阻力qc=3.16MPa,侧阻力fs=37.3kPa。
(2)、第四系全新统(Q4al)黏土
黏土:褐黄色、灰褐色夹少量灰绿色,硬塑,局部夹少量铁锰结核及个别礓石,该土层厚度约8~16.5m,平均厚度约10.0m
(2)-1、第四系全新统(Q4al)粉土、粉砂
粉土、粉砂:褐黄色、灰黄色、深黄色,中密、饱和,含少量铁锰结核及薄层粉质黏土。该土层厚度约0.7~4.4m,平均厚度约2~3m,呈透镜体状分布于(2)层中。标准贯入试验N=11.0击。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7.06MPa,双桥静力触探锥头阻力qc=10.54MPa,侧阻力fs=153.04kPa。
(2)-2、alQ3黏土、粉质黏土,黄褐色、黄褐色间浅黄色,软塑~硬塑,夹少量铁锰结核、姜石及薄层粉土,厚约0~3.65m。
(2)-3、alQ3黏土,褐黄色、黄褐色、夹灰色、红褐色,硬塑,含铁锰结核,局部夹薄层粉砂、粉土,厚约0~3.4m。
(3)、alQ3黏土、粉质黏土,褐黄色、浅黄色、灰色、灰褐色,软塑~硬塑,局部含少量姜石及铁锰结核,厚约0~15.85m。
(3)-1、alQ3黏土,褐黄色、褐灰色,硬塑,含铁锰结核及姜石,厚3.3m。
(3)-2、alQ3粉砂,褐黄色,中密,饱和,厚约20~25m。
(4)黏土:局部夹粉质黏土,褐黄色,黄褐色,棕黄色夹少量灰绿色,硬塑,含少量铁锰结核及钙质结核,局部夹少量礓石,礓石φ10~40cm。该土层最大揭露深度为36.6m,分布在第(2)层的底部。标准贯入试验N=19.0击。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3.62MPa,双桥静力触探锥头阻力qc=3.04MPa,侧阻力fs=138.66kPa。
(4)-1、alQ3黏土,褐灰色、灰色,软塑,局部夹有少量粉砂、粉土,厚约0~4.0m。
(4)-2、alQ3黏土、粉质黏土,黄褐色、褐黄色,硬塑,含少量姜石及铁锰结核,局部夹有薄层粉砂,厚约0~6.6m。
(5)、白垩系(K)砂岩、泥质砂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类
(5)-1、砂岩、泥质砂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紫红色,灰白色,全风化,岩芯呈砂土状;该土层厚度约3~5.0m,平均厚度约4.0m,该层最大揭露深度为14.5m。标准贯入试验N=31.0击。
(5)-2、砂岩、泥质砂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紫红色,灰白色,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平均厚度约3.0m,该层最大揭露深度为12.2m。标准贯入试验N=42.0击。
(5)-3、砂岩、泥质砂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紫红色,灰白色,弱风化层,岩芯呈柱状;该层最大揭露深度为12.8m。
6、寒武系(∈)角砾状灰岩、泥质灰岩类
(6)-1、角砾状灰岩、泥质灰岩,黄色间灰色,全风化,岩芯呈砂土状;该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行反洗钱与制裁合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pdf VIP
- 甄嬛传英文剧本.docx
- 2022河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母婴护理项目技术工作文件.pdf
- 2022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期末考试(python).docx VIP
- Q∕CR 9210-2015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 (2).pdf VIP
- Photoshop网店美工技巧-蒙版与通道的应用.pptx VIP
- 2023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3 考前必背.pdf
- 奥迪C5使用说明书.pdf
- 2024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VIP
- Q∕CR 9212-2015 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