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注教师生存现状
关注教师生存现状
山东苍山农村教师生存状况调查:他们因从教而贫
南方网讯 49岁的王振业双鬓花白,眉头紧蹙。
作为苍山县艾曲小学的数学老师,王振业1976年参加教育工作,2003年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
30年教师,家里一贫如洗,连村里一般百姓都比不上。我们农村教师的工资实在太低了!”王振业说。
358所,其中农村小学310所,农村初级中学34所,县直中学6所,小学1所,另有聋哑学校1所,职业学校1所,民办中学4所。全县在校生总数超过16.8万人,教职工总数为8526人。
“农村教师工资与县城教师工资相差太大,没能按2000年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发放,欠发数额太大。”农村教师们反映,从2001年以来,他们仍领着1999年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的70%。
王振业老师盖不起新房,只能用空心砖垒了个防震棚,一住10年
4月份七扣八扣只领到300元。“孩子要上学,父母要赡养,这几个钱实在少得可怜。”
3间土坯屋,早就是危房。村里给了地基但他盖不起房,只能用空心砖垒了个防震棚,一住10年。
17英寸的黑白电视。电视机还是20年前朋友送的,只能看一个山东台,还不清楚。
老二去年考入临沂师院,坚决不上。孩子说,爸爸干了一辈子老师太辛苦了,不想当老师,不想像父亲那样再穷一辈子!
麻烦的是,王老师前些日子舌下长了一个疙瘩,一说话就疼。尽管有医疗保险可以报销70%,但县医院治病要现钱,1000多元,王老师拿不出来,最后疼得厉害只好找私人医院花了100多元钱割了。现在家里还有外债1万多元。
因为工资拖欠,有的老师遇上红白喜事,只好打张欠条随份子
横山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这里的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工资拖欠,遇上红白喜事,老师们只好打张欠条随份子。有位老师没钱吃饭,便去赊烧饼,欠的多了,一时竟还不上,最后连烧饼都没的赊。
而兰陵镇艾曲蔬菜批发市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自办市场,年销蔬菜3亿公斤。农民种大棚做生意打工一年收入在两三万元。因此,这里的百姓都说,教师是村里最穷的,很清贫。
一位老师因为急事跑了3家才借到2500元,他说:“我工作10年了,连2000元都没存下。”
17岁,体重都不到45公斤。李老师说:“孩子想吃但没钱吃。”
3天,挣了103元。他说:“我们在村里是最穷的,说自己每月只有五六百元,村民都不信。”
22个老师,500多名学生。朱成付是最年轻的老师,1998年从临沂师专毕业。他和妻子两个人一月工资总和1000元。
0.95元涨到1.6元,青菜每斤少则1元,一袋盐从0.7元涨到1.4元。猪肉以前10元买3斤,现在买1斤多。不敢添置新衣,每月日常花费七八百元。遇上事儿就得借钱。
36年,现在每月工资也只拿到730元,妻子病逝,欠债5万元。他说:“我不吃不喝也要10年才能还清。”
他感叹:“农村一字不识的人到南方打工每月还能挣千儿八百呢。”
“搞副业就把孩子误了,我们也没时间去搞副业,这是良心话!”南桥镇鲁坊完小负责人潘广智老师说。他1975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现在每月仅拿到696元。完小现有92个学生,6个老师。他说:“我们一个老师要带4个班,每天上7节课。”
6米宽1米长的大棚,半年收入就比教师一年的收入还多。黄瓜、辣椒刚下市每天能卖1000多元,现在每天在200元到300元。下石膏矿一个班8小时,30元~40元。
进了校门是老师出了校门是泥瓦匠、修理匠
下矿打工成了一些男教师的节假日工作
兰陵镇是苍山县粮食、蔬菜主产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任兰陵令。当地很多私立学校还以荀子命名。但这里的公办学校,老师的境况令人寒心。
很多男老师穿的是破旧的拖鞋,中午吃1~1.2元的卷煎饼。卷起裤腿,有的老师下矿干活时落下的伤口还没完全好。进了校门是老师,出了校门是泥瓦匠、修理匠。这样的老师,比比皆是。
11位老师,9位公办教师,两位每月领300元的临时代课老师。在校生220人,来自周围5个自然村。
19座,石膏深加工企业18家,石膏板材加工户1200多家。
4位。
1984年参加工作,在教学一线,耕耘了22个春秋,每月工资500元。
腿伤未愈的他描述自己初次夜下石膏矿的心情,“心惊胆寒,如进鬼门关”。“那可是260米深的地下!”他说:“一个班8个小时下来,腰酸背痛、四肢无力、呼吸困难,收入35元。”
王老师住的也是3间危房,房梁坍塌、墙体倾斜、屋顶漏雨。他说:“眼看左邻右舍盖起了新瓦房,自己却无能为力,我何时能像县城的老师一样,住上瓦房、楼房?”
“我说自己一个月就挣五六百元钱,学生们笑话我读大学有什么用!”农村初中向城二中的一位老师一边吃着1.2元的煎饼一边说:“学生觉得上学没意思,老师生存状况是影响学生的原因之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