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师刘家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建筑师刘家琨 刘家琨 : 职业:建筑师、作家 创办 家琨建筑事务所 设计理念:把建筑放在生活里,主张低技策略,不追求炫技,强调立足当下、处理现实。 1956年生于成都。 1982年毕业于重庆工程学院(现与重庆大学合并) 后分配至成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 1984到1985年在西藏工作。 1987到1989年,四川省文院从事文学创作。 1990到1992年在新疆工作。 1999年成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改变 1993年,刘家琨的大学同学汤桦在上海办建筑个展。让刘家琨尴尬的是,他是作为朋友而不是建筑师出席。这件事几乎触动了刘家琨敏锐的神经。忽然 发现离开建筑很久了,激发了他的创造欲。在设计院写完自己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明月构想》后,刘家琨离开了设计院,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主要作品 艺术家工作是系列(何多苓工作室) 犀苑休闲营地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红色年代娱乐中心 摩托罗拉成都软件中心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馆 接待与餐饮中心中国建筑实践展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 上海青浦区新城建展示中心 广州时代玫瑰园公共交流空间系统及景观 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之钟博物馆 景度二期商业院街 金华建筑艺术公园5#茶室 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之张晓刚美术馆 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之中心馆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获奖:2005年美国权威建筑机构颁发的建筑实录中国奖 Architectural Record China Award 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 China Architecture Art Awards2003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MRGADAVA 关于建筑: 建筑方面独具匠心,博物馆展厅布局采用中庭环绕方式,其外墙以木质模板浇注成型并形成木纹肌理,露面则运用无梁结构,室内天光和壁面反射光巧妙运用,以及坡道入口处之抬高,由上而下的参观路线,都给人一种进入石窟式的体验。原生态园艺,在看似随意或荒芜之中体现用心。野石与树丛相映成趣,流水与芳草相得益彰。石板路如琴键散向通幽之处,玻璃屋在阳光中折射出现代美感。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博物馆主体设置于基地中最大的一块林间平地上。一条坡道由慈竹林中升起,从两株麻柳树之间临空穿越并引向半空中的入口。在坡道的下面是自然状态的莲池。该博物馆结合了当代性和本土性,充分融入环境,是采用“低技策略”而取得高品质的典范。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临于荷塘,由毛竹包围,建筑师利用玻璃幕墙,让室外环境借入室内,达到一种“移步异 景”的效果。 建筑与光: 光线对于建筑而言,就像冰冷注入温情,自然光的充分利用,让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外墙突出部分采用侧光面采光和天光采光相结合,全部采用自然光。 建筑天光的运用: 建筑采光都运用自然光,将屋顶与前面融为一体,并且能达到借景的效果。 鹿野苑外部空间 鹿野苑内部空间 鹿野苑中的景观 胡慧姗纪念馆 这个小纪念馆是由刘家琨设计捐建的, 它不是为国家、民族、政权、伟人修建的, 也不是用来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育阵地。 它是为了纪念一个在512地震中消失了的生命, 一个普通但无比珍贵的生命—— 四川省都江堰聚源镇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胡慧姗而修建的。 胡慧姗,女,四川省都江堰聚源镇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生于1992年10月11日,埋于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分汶川地震,卒时不详。享年15岁,火化时间2008年5月15日。生前喜欢文学,梦想成为作家。 胡慧姗纪念馆以灾区最为常见的坡顶救灾帐篷作为原型,采用框架结构及再生砖建造,表面施以乡村最常见的抹灰,像灾区常见的一样,室内外均采用红砖铺地。单纯,朴素,普通。 一个田边林间的小小的纯粹空间。虽然小,但足以勾起人们对地震的集体记忆;虽然小,但却是刘家琨设计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尽端墙上有一面屏幕,放映刘家琨老师在聚源结识她父母后拍下的一系列视频。这小小的空间可以供几个人坐下观看,因此它实际上有点像一个家庭放映厅。这里的内容没有悲壮热烈和宏大喧嚣,只是关于一个花季少女的追忆,以及一个悲伤绝望的家庭如何奋力继续生活。 刘家琨不知道自己想出资修建的这个小小纪念馆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为他们的女儿,也是为所有的普通生命-------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它的设计概念直接、有力:一个临时安置灾民的帐篷,“永久”地凝固成一栋供死者灵魂栖居和生前遗物存放的房子; 它的空间氛围感人至深:在一个僻静角落里,房子青灰色,简朴,近乎冷漠的外壳,保护着其粉红色、艳丽、柔美的内部。 “在我看来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