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人类的精神世界(方智范)--在市中语会年会上的讲话.pptVIP

探寻人类的精神世界(方智范)--在市中语会年会上的讲话.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寻人类的精神世界(方智范)--在市中语会年会上的讲话

探索人类的精神世界 ——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新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方智范 阅读与鉴赏目标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文学是人学 人是不朽的,这并不是说在生物界唯有他才能留下不绝如缕的声音,而是因为人有灵魂。诗人和作家的责任就在于写出这些,这些人类独有的真理性、真感情、真精神。 ——福克纳诺贝尔文学奖演说 叶圣陶谈读诗 文学这东西,尤其是诗词,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 两大思想误区 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两分 内容与形式两分 比喻一:文学作品像一座大冰山 (海明威)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八分之一是作者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来,但是读者也能感觉到。 文学作品五层面: 声音层面(语音节奏) 意义层面(词、句的意思,意象) 世界层面(人物、背景、事物等) 观点层面(思想、观念、感情) 形而上层面(崇高的、悲剧的、可怕的、神圣的、普世的……) 第五层次 在某些很伟大的艺术作品中,有这样一个可以称为“形而上的品质”的层次,这一层可以体现出“崇高”、“光明”、“神圣”、 “宁静”、“超凡”、“悲伤”、“恐怖”、“妩媚”、“迷人”等莫名其妙、难以言传的东西,一种洞然大开而又捉摸不定的东西。 ——[波兰]英伽登    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歌德 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件我们能够完全任意操纵的客体;它是过去的人类所发出的声音,一种人们必须想办法恢复其生命的声音。是对话而非解剖,开启着文学作品的世界。冷漠的客观性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并不适宜。 —— [美]帕尔默《诠释学》 诗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 ——[美]弗罗斯特 可以认为,一位出色的听者在聆听实际说出的东西,而更出色的聆听者则在聆听未曾说出、却又出现在言说之中的东西。纯粹专注于确定文本明确说出的东西,对诠释学的任务而言乃是有失偏颇的。必须深入到文本背后,去发现文本未曾、抑或不可能言说的东西。 —— [美]帕尔默《诠释学》 比喻二: 随音乐摇曳的身体啊, 灼亮的眼神 我们怎能区分舞蹈与跳舞人? ——叶芝《在学童中间》 形式——完成了的内容 内容—形式之分离,纯粹是现代的艺术主体化之进路所导致的另一个非常错误的虚构。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之核心,既非内容亦非形式,而是它所意指的东西。 —— [美] 帕尔默《诠释学》 解读维度 意象与意境 母题与意蕴 独感与共感 主旋律与多旋律 比兴与象征 节奏与情感 一、意象与意境 1、意象 词语——指称意义 意象——表现意义 “赤”字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义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 ——夏丏尊《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 近的一信念——传授语感于学生 》 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桃夭》)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过都城南庄》)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 2、原型意象 每一种原始意象都是关于人类精神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