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地理考点解读全解
高三地理高考考点解读
海洋地理
1海底的主要地貌类型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水深200米以内,坡度平缓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向大洋底过渡的巨大斜坡,坡度较陡,表面崎岖不平,水深大于200米。
大陆隆:是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巨大扇形地,上部窄,坡度稍陡,下部展宽,坡度较缓,水深1500—5000米。
大洋盆地:又称海盆,是指大陆坡以下、海洋底部巨大的圆形或椭圆形凹地,水深多在3000--6000米之间
海沟:指发育在大洋盆地边缘、两坡较陡的狭长形深海洼地,是海洋中最深的部分,多与岛弧相伴生,马里亚纳海沟世界最深。
大样中脊:又称海岭、中脊、海丘。主要指遍布各大洋的海底山系
2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3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1)海底扩张学说观点:
炽热的熔岩不断地从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带涌升熔岩冷却后形成新的洋底,新洋底把先期形成的较老的洋底逐渐两侧推,所以距大洋中脊越远,年龄越老,并关于大洋中脊呈对称分布。洋底从形成起到海沟处俯冲消亡,整个过程不超过2亿年,海底扩张的速度每年几厘米
(2)板块构造学说观点
主要观点:①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火山,地震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都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3)板块构造学说应用
①范围:
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无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亚洲及其北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以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被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南北方向长。
南极洲板块既包括南极洲以及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
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
印度洋板块,名不副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②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
0度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东经60度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东经120度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西经120度经线自北向南穿过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东经60度经线穿过的板块最多,最复杂。
0度纬线(赤道)横跨的板块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六个。
北回归线贯穿的板块多而复杂,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五个,其中所跨太平洋板块长,亚欧板块短,即除南极洲板块外均有。
南回归线东西贯穿的板块有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于南极洲板块五个,没有亚欧板块。
北纬60度纬线横跨的有亚欧板块、美洲板块。4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
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收支的对比关系,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消耗的能量。世界海洋每年热量的收支基本平衡
分布规律: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等温线大致与纬线相平行,全年最高水温出现在北纬70左右
表层海水温度日变化:午后14--15时水温最高, 日出前后最低
表层海水温度年变化:北半球而言,8月水温最高,2月水温最低
同一纬度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低
5不同海区海水温度随水深的变化规律
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规律:海水温度随水深的增加而降低,并随水深的增加降低的幅度变小,1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通常保持在2--5度的低温状态
某些海沟会出现随深度增加水温增加的逆温现象,主要是地热造成的。
海洋表层的温度状况是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高纬度海区的水温低;在同一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些,冬季的水温低些;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些,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低些。
6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递减(盐度按纬度呈“马鞍形”分布)
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杭州市2016年高考命题比赛高中物理13全解.doc
-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中学片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试题新人教版全解.doc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五校期末联考试题全解.doc
- 浙江省永康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全解.doc
-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三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统练试题(七)全解.doc
-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三中学2015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浙教版全解.doc
- 浙江省温岭市高三2016年高考模拟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全解.doc
- 浙江省温州八校2016届返校联考地理试卷及答案全解.doc
- 浙江省温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模)理综化学试题全解.doc
- 浙江省温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全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