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四)新人教版
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四)
(考查范围:第四章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下图为亚洲东部沿海某地海陆分布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D4-1
1.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地壳运动以水平挤压为主
B.该地区有三种类型的水循环
C.该地区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D.夏季甲山脉西侧降水丰富
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向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B.乙处与其两侧的岩块相比,属于上升岩块
C.丙处为火山,岩浆不断从这里涌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
D.丁处为海沟,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下图是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图D4-2
3.从成因看,花岗岩生成的位置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4.裸露在山脊上的花岗岩,其形成经历的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图甲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图乙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5~7题。
甲 乙
图D4-3
5.图甲和图乙岩石类型分别为( )
A.岩浆岩、变质岩
B.沉积岩、变质岩
C.沉积岩、岩浆岩
D.变质岩、沉积岩
6.形成图甲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7.形成图乙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火山活动 D.风力侵蚀作用
8.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下图示意),其成因是( )
图D4-4
A. 侵蚀—搬运作用
B. 搬运—堆积作用
C. 风化—侵蚀作用
D. 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东北某黑土丘陵区南北坡坡度相同,其坡度小于东西坡,各坡向降水差异很小。读图完成9~10题。
图D4-5
9.两个年份该区域各坡向侵蚀沟密度( )
A.西南坡大于东南坡
B.西北坡大于东北坡
C.南北坡大于东西坡
D.东南坡大于西北坡
10.侵蚀沟密度表现为南坡大于北坡的自然原因是( )
A.南坡为阳坡,积雪融化快,流水作用强
B.北坡为阴坡,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
C.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降水侵蚀力大
D.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风力侵蚀力大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完成11~13题。
图D4-6
11.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下列关于图中岩石形成早晚的判断,正确的是( )
A.G晚于B B.A早于D
C.B晚于D D.C早于F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二、综合题(共48分)
14.(22分)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右图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右图岩层局部放大图。
图D4-7
材料二 “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1)上图地区位于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____________边界。简述判断依据。(8分)
(2)②④两处分别可能是下列选项中哪两类岩石?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6分)
A.花岗岩、石灰岩 B.玄武岩、大理岩
C.喷出岩、沉积岩 D.花岗岩、大理岩
(3)⑥处可能存在的矿产是________。(4分)
A.有色金属 B.石油
C.金刚石 D.大理岩
(4)结合材料二和甲图,判断图中①处至少发生过________次地震。(4分)
A.2 B.3 C.4 D.5
15.(26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D4-8
(1)图示地区属于________(地形区),如果在东部地区从南(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专题复习(要点提炼+史论结合+真题对点+线性题组)专题八 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方世界(15世纪 ~18世纪中期).doc
-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专题复习(要点提炼+史论结合+真题对点+线性题组)专题六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甲午战争后的中国(1895~1919).doc
- 高考历史大二轮考前回扣练 考点14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doc
-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专题复习(要点提炼+史论结合+真题对点+线性题组)专题十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doc
-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专题复习(要点提炼+史论结合+真题对点+线性题组)专题四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
-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专题复习(要点提炼+史论结合+真题对点+线性题组)专题十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doc
-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板块综合(纵向命题线索+主流答题观点+大题增分策略)世界现代史大总结.doc
-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板块综合(纵向命题线索+主流答题观点+大题增分策略)世界近代史大总结.doc
-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板块综合(纵向命题线索+主流答题观点+大题增分策略)古代史大总结.doc
-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专题复习(要点提炼+史论结合+真题对点+线性题组)专题十三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21世纪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