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医养生
浅谈中医养生
稷山中医院 黄殿英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天我受稷山县控烟健康教育协会的委托,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协会给我的重任我深感无比荣幸,但由于自己学识浅薄,水平有限,实感力不从心,难以胜任。我虽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但是在“中医养生”方面的知识还是一知半解,给大家谈养生,真是板门弄斧,我抱着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姿态和向大家学习的态度来谈养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瑰宝,是中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为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促进中医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医药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讲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中医学将之发展的淋漓尽致。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是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辩证施治。中医古籍莫不贯穿这一思想。
中医治未病
祖国医学在总结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中,已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是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形成“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所谓治未病,包括无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无病先防古人称为“摄生”、或叫cc养生,这是古人在生活实践中认识了人和自然的无机联系以后,掌握了人体疾病的发生与精神状态,饮食起居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疫病发生的目的。即病防变是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这样就可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也可防止疾病的传染蔓延。
预测未来疾病的发生、性质、趋势为中医所独有。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此乃中医之精髓、借之可以预测未来年份疾病的发生性质。例如石家庄流行乙脑、师仲景法用“白虎汤”制止了流行。次年唐山、北京又流行乙脑,用“白虎汤”无效;周恩来总理让再次请教蒲辅周,蒲老根据五运天气推测,是年偏湿,让加了一味苍术燥湿药,又解决了乙脑问题。
天气对人健康的影响即外因是很重要的。《儒门事亲》曰:“治不明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过去人们根据五运六气预测本年气候对人健康的影响,属湿则备燥湿药等等,是为司岁备药,由来久矣。
中医讲究“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不仅是防病于未然,更是养生保健,使人健康长寿,不得病,无疾而终。扁鹊是名医,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扁鹊说,他家兄弟三人,大哥医术最高,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二哥医术次之,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自己医术最差,只能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黄帝内经》曰: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辟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高明的医生,不专重于治疗已病,而是着重于防未病,正如治理国家事务一样,不单着重处理已乱,而是着重在防范未乱。
众所周知,一块钱的预防相等于一百元的医疗,但中医的养生远高于正常所说的预防。 《黄帝内经》: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凡是懂得养生道理的人,能根据自然界事物阴阳变化的规律,来修身养性,以适应自然变化,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所有饮食需要有一定的节制,作息也要有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分的劳倦(包括房劳),这样就能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黄帝内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上古天真论)
对外界足以治病的不正常气候,应该随时注意躲避,同时,思想上要宁静少欲,没有情绪的波动,这样真气自会充足和顺、精神守藏于内,疾病那里还会发生呢;这样做就能使情志安闲而少私欲,思想安定而不恐惧,形体经常劳动亦不致感到疲倦。
(词解): 虚邪贼风:泛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或者有害人体的外来致病因素。 恬淡虚无:“恬”:安静,“淡”作安适解。“虚无’’是指少私欲的意思。就是不要胡思乱想,要乐观愉快,防止不必要的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
精神因素在人类的保健占有重要的位置。认得健康状况不仅和本身的的精神状况有关,而且和周围环境有关,周围人员,特别是子女和亲属的和蔼相处、关心、爱护是人类健康一项重要保证。
《黄帝内经》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通过中医的各种养生保健方法,即可增强体质,抗御各种病邪的侵入。《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古典医著之一。原文:上二治未病何也?师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本条论述杂病的治则。人体五脏六腑之间有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作用,一脏有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