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
知识点整理
内容主旨:
借景抒情:1.山水田园诗:1.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2.避世的隐逸情绪(陶渊明,张可久:半世半隐)
3.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王维)
2.边塞军旅诗:多描写边塞风光:
3.赠友送别诗:场景:傍晚,夜晚,雨景,萧瑟
4.怀古咏史诗:古人,古迹,典故
托物言志:代表意象: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
松:生命力顽强,不屈不挠
梅:高洁,傲岸,孤芳自赏(林甫)
兰:雅致,谦谦君子
竹:积极向上,虚心,有气节
菊:隐逸,坚强不屈
表现手法:1.修辞
2.多角度,多层次
3.虚实结合
4.动静、声静结合
5.以喜景衬悲情
6.混合的表达方式
例题汇编
1.山水田园诗:1.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陆游,南宋爱国词人,号 。
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词中以莺燕无声反衬杜宇啼鸣,悲凉凄切。
B词人梦中惊醒,百无聊赖之时捡起树枝消磨时光。
C结句联想到在家乡听莺燕鸣叫的情景,顿时勾起强烈的思乡之情。
D “飘然”有一种神秘的意味,表现了词人面对羁旅生涯的洒脱。
这首词画线句描写的景象有何特点?联系全词分析它的作用?(4分)
蝉 虞世南
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云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垂緌(ruí):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南冠:借指被囚禁的人。
14.两首诗从体裁看都是□□诗,从题材看都是□□诗。(2分)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蝉》中“居高”、“声远”等词语,准确地写出了蝉的特征。
B.《蝉》中作者以蝉自比,表明自己确实有出众的才华,流露出清高自信之情。
C.《在狱咏蝉》中“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
D.两首诗描写的对象相同,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抒发的感情却截然不同。
16.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露”,对写蝉有怎样的作用?请简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①沧洲:泛指江南水乡。 ②北客:隐指北来的金国使者。
14.这两首诗都从江南之景起笔,表达了一个相同的主旨: ( 2分)
15.对作品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前两句着眼层叠的楼台和轻曼的歌舞,从空间和时间写杭州豪华的“太平”气象。
B.甲诗中“熏”字极为传神,将“游人”无忧无虑、纵情山水、乐不思蜀的醉梦之态写足。
C.乙诗中“碧”、“青”、“黄”等词相互映照,从色彩的角度描写秋景,开阔了诗歌的境界。
D.乙诗中“冷云寒水”显出景物的萧索之状,“更荒凉”三字作结,情景相生,尤显凄咽。
比较这两首诗的语言风格,写一段赏析文字(100字左右)。(4分)
幽居初夏
答:(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pdf VIP
- 法汉互译理论与实践 全套课件.ppt
- 鲁教版九年级英语课文原文及翻译Unit1.pdf VIP
- 公司员工请假条模板.docx VIP
- TIAWBS007-2018 4H 碳化硅同质外延层厚度的红外反射测量方法.pdf VIP
- 最新2025年思政开学第一课全文.ppt VIP
- 预制立柱、盖梁起重吊装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2课时).pptx VIP
- 质量管理之CAPA课件.pptx VIP
- 初中英语课件unit 1 The-Johnson-Family.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