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赤壁赋》.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赤壁赋》

满、缺 连词,表转折 到底 简直、竟然 引申为“享有” 凌乱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形容词用作动词,发白、变亮 文言文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经常作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但不能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作一般动词。即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也活用为动词。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本为形容词 “好”,这里活用作动词,“与……交好”。 14.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那么万物和我们都是永不消失的,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宾语前置句) (2)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判断句) (3)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舟中相与枕藉”) [环节二 分析文理]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属于作者认为都在“变”的一组 是 (  ) ①逝者如斯 ②而未尝往也 ③盈虚者如彼 ④而卒莫消长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是作者认为水在不停地流去,在变化;③是作者认为月有圆缺,也在变化;②水虽然流去,但没有流逝,是不变的;④月有圆缺,但没有增长,是不变的。 答案:A 16.对这两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以水、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都有变的 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B.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如 “清风明月”;该取的就取,如“非吾之所有”。 C.苏轼讲完了道理,“客”听了以后想通了,心中的 悲意没有了,心情又变得舒畅起来,于是,客人开心地笑了,洗干净酒杯重新斟上酒。 . D.文章的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 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解析:B项,应为:不该取的不取,如“非吾之所有”;该取的就取,如“清风明月”。 答案:B 四、行文脉络 1.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 。 2. ,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 , , , 。舞幽壑之潜蛟, 。 清风徐来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 茫然 羽化而登仙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嫠妇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 。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相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4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声韵和谐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而文中的对仗句,使语

文档评论(0)

love19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