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书是一线幼教名师多年工作的经验提炼,是对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精彩诠释!面对集体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大型活动和家园合作中的突发事件,作者以不变的教育理念和多变的教育策略来应对万变的教育现场!同时,与情景再现、临场应变和温馨提示的成书结构有效呼应!
内容提要
当幼儿的兴趣与预设的活动不匹配时当活动突然受到外界干扰时当幼儿不理解材料的设计意图时当幼儿争抢玩具时当有陌生人来接孩子时当幼儿意外受伤时当家长向教师礼物时当搭班同事逃避自己的工作时……当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大型活动和人际沟通中遇到上述诸多突发的问题时,该怎么办呢?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介绍了化解当前危机的诸多技巧。同时,阐述了隐藏在这些技巧后面的教育理念,让读者能够迁移、生发出更多的教育策略出来,以灵活应对多变的教育现场。
目录
第一章 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临场应变技巧 1.顺应与推动——当幼儿的兴趣与预设的活动不匹配时 2.等待与引导——当幼儿对材料的关注高于活动本身时 3.尊重与适宜回应——当幼儿的回答与问题缺乏相关时 4.榜样示范与降低难度——当幼儿参与活动缺乏信心时 5,提问与调位——当幼儿上课时聊得比教师还起劲时 6.保护与启发——当集体教学中有“超常”的幼儿时 7.观察与推动——当遇到“唱反调”的幼儿时 8.表扬与明确——当幼儿的作品与教师要求不一致时 9.鼓励与探究——当幼儿的科学实验操作失败时 10.随机生成——当活动突然受到外界干扰时 11.借助周围材料——当幼儿不能突破教学难点时第二章 个别化活动中的临场应变技巧 12.丰富和深化——当幼儿的活动兴趣点易转移时 13.探索与解读——当幼儿不理解材料的设计意图时 14.拆分与渐进——当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缺乏毅力选择放弃时 15.观望与规定——当某一个活动区人数太多时 16.淡化矛盾与强化认识——当幼儿故意破坏时 17.引导与放手——当幼儿只关注某一个游戏区时 18.理解与启蒙——当自然角中的小动物突然死亡时 19.创新与完善——当幼儿厌倦游戏的玩法时 20.制止与自护——当体育游戏中幼儿做一些危险的尝试时 21.转移与轮流——当幼儿相互争抢玩具时 22.了解与移情——当幼儿干扰同伴的游戏时 23.倾听与帮助——当幼儿被同伴拒绝时 24.沟通与陪伴一当幼儿游离在游戏之外(独自游戏)时 25.认可与支持——当幼儿生成新的角色游戏主题时 26.协助选择——当幼儿出现选择性困难时 27.平静与移情——当幼儿说脏话时第三章 生活活动中的临场应变技巧 28.寻找与安抚——当刚人园的幼儿试图逃园时 29.宽容与引导——当幼儿打翻饭菜时 30.示范与说服——当幼儿不爱喝水时 31.挖掘与开发——当幼儿因天冷不愿意洗手或者洗手爱玩水时 32.保护与引导——当幼儿“偷”别人东西时 33.让食物“投其所好”——当幼儿挑食时 34.接纳与信任——当幼儿午睡说话时 35.宽容与保护隐私——当幼儿午睡尿床时 36.机警与确认——当有陌生人来接幼儿时 37.安顿与寻找——当发现有幼儿丢失时 38.给幼儿布置任务——当幼儿离园格外兴奋时第四章 大型活动中的临场应变技巧第五章 人际沟通中的临场应变技巧
……
瞬间,孩子们就像充上了电似的,信心百倍。
我接着引导他们:“那么,实验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出错了呢?让我们一起边回忆边寻找原因好吗?”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于是,孩子们和我一起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
“是不是装热水的塑料瓶瓶口太小?或者是塑料瓶太软?”明明说。
“可能热水的温度不够吧?”桥桥说。
“用牙签戳在瓶口玻璃纸的洞是不是太小了?”闯闻说。
“操作步骤对不对?”平时不爱说话的贝贝也说话了。、,
根据孩子们提出的疑问,我们不断地重新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每个孩子都大胆发言,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孩子们还进行了小组讨论和小组实验,终于有一组的实验可以看见一点红色的水向上冒了j但是由于双面胶遇水失去了黏陛,热水瓶一下子浮到了水面;导致实验离成功还差一点。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热水瓶底和冷水缸底牢牢地粘在一起?”我把问题又抛给了孩子们。有人说用手按住热水瓶,一但是又有人持反对意见,。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许多孩子再次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辅助材料进行了尝试。最后,孩子们把问题集中在“如何把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于是,}我又引导孩子们回忆以前做过的“沉与浮”实验,结合以往的经验,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最终,我们采用了阳阳的实验方案——在塑料瓶底放一块小石头增加瓶子的重量;让热水瓶底和冷水缸底牢牢地粘在了一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肾动脉栓塞介入手术.pptx VIP
- 2017年《判断推理》(蔡金龙).pdf VIP
- 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第15课《子夜》——吴老太爷进城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x
- 文化、自然与生态政治哲学概论--评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pdf VIP
- 二年级暑假数学创意作业.docx VIP
- 调色师:达芬奇视频剪辑调色从入门到精通第4章 字幕制作.pptx VIP
- 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 VIP
- 杨少杰:《生态型组织设计》课件.pdf VIP
- 调色师:达芬奇视频剪辑调色从入门到精通第3章 转场应用.pptx VIP
-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试卷附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