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分析化学绪论全解.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分析化学绪论全解

教学目标 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了解分析方法的分类 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任务和作用(第一节) ★分析方法分类(第二节) ★发展与展望(第三节) ★如何学习这门课 教学目标 案例解读---什么是分析化学?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中国大陆第一位女诺贝尔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女,药学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上个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又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在青蒿素结构中过氧是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一条方向。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研究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和结构的方法、有关理论及技术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分析化学的定义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任务: ●定性分析(qualitive analysis):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元素、离子、官能团、化合物) ●定量分析(quantative analysis):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及化学性质. 社会科学、考古学 人类学和法医学 分析化学 化学学科的 所有分支 物理、天体物理、 天文和生物物理 工程学、民事、化学 、电以及机械 医学、临床化学 药物化学、药学 毒物学 生物学、植物学、 遗传学、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学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 环境科学、 生态学和海洋科学 农业、动物科学 农作物科学、食品科学、 园艺学和土壤科学 材料科学、 冶金学 和高分子科学等学科 * 二、分析化学的作用 分析化学应用举例: (1)、农业生产: 土壤 化肥 农药 1、化学学科 2、国民经济 质检(产品、原材料) (3)、地矿勘探: (2)、工业生产: 4、医药卫生 医药检验、食品分析…… 拿破仑之死 头发 5、环境保护: 监测、三废处理 思考 一、分析化学的特点 1.分析化学中突出“量”的概念 如:测定的数据不可随意取舍;数据准确度、偏差大小与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关。 2.实验性强 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 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热点追击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给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经调查发现,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 毒胶囊事件 2008年9月11日,有媒体报道,甘肃14名婴儿患肾结石,省卫生厅介入调查,初步认为可能与某品牌奶粉有关。随后,全国各地多处发现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而出现肾结石的事件。当晚,三鹿集团承认婴幼儿奶粉收到三聚氰胺污染,并宣布召回市面上被污染的产品。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等有关部门随即展开调查。三聚氰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简称三胺,又叫蜜胺、三聚氰酰胺、氰脲三酰胺。 分子结构分子式:C3N6H6 物理化学特性: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棱晶体,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 对人体的危害:三聚氰胺进入人体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聚氰酸,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形成大的网状结构,造成结石。 三聚氰胺事件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任务分 按分析对象分 按分析原理分 按试样用量 按被测组分 按分析目的分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 分析任务 划分依据不同,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