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化学人教版复习资料上1
初中化学(人教版)复习资料(上)
绪言
1.化学: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道尔顿(英国)。
3.分子:阿伏加德罗(意大利)。
4.近代化学的诞生:“原子——分子学说”的创立。
5.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俄国)。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化学学习、研究的工具。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分子在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分子之间的距离)
2.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原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本身不变,只是原子重新组合,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
3.物理性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状态、颜色、气味(2点2度态色味)。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如:水通电可生成氢气和氧气;石灰水遇CO2变浑浊;C具有可燃性;CO具有剧毒等。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化学现象→分析化学本质→掌握化学规律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1 观察、掐 白色、蜡状固体,掐出痕迹 白色、蜡状、质软固体 2 放入冷水 浮于水面 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 3 放入开水 熔化;浮于水面 学溶于水,密度小于水 4 点燃 观察火焰 火焰:焰心、内焰、外焰 外焰温度最高 罩上干冷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不雾(水珠) 有H2O生成 罩上石灰石水烧杯 石灰水变浑浊 有CO2生成 熄灭后 有白烟,点火会复燃 白烟是石蜡蒸 3.对人体呼出气体的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吹入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气体中含较多CO2 2 伸入燃着的木条 不旺或熄灭 呼出气体中含O2减少 3 向一片干燥玻璃呼气 玻璃上出现水雾(水珠) 呼出气体中含较多H2O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药品取用规则:
(1)三不准:不得摸、闻、尝。
(2)用量:按规定量取用。无规定时: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毫升。
(3)用剩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丢弃;不要带出实验室。
(4)眼睛保护:万一溅进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必要时看医生。
2.托盘天平使用:灵敏度——0.1克
(1)调零:游码归零,再调螺母。
(2)放纸:大小相同的纸片。
(3)加码:左物右码。易潮解药品放在玻璃器皿里。从大到小加砝码,再调游码。
砝码 + 游码 = 物质质量。
(4)归零:游码归零。
3.仪器连接:
(1)(左手)带孔橡皮塞~玻璃管(右手) 操作:润湿转动。
(2)(左手)胶皮管~玻璃管(右手) 操作:润湿。
(3)(左手)容器口~橡皮塞(右手) 操作:转动。
4.固体药品取用:放于广口瓶。粉状药品——药匙;块状药品——镊子。
5.液体药品取用:放于细口瓶。瓶塞倒放;标签手心;倾斜缓倒;放回原处。
(1)量筒使用: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滴管使用:胶头朝上,不要平放,不入容器,专管专用。
6.酒精灯使用:
(1)三禁止:禁止点燃时添加酒精;禁止二只灯相互引火;禁止用嘴吹(必须使有灯冒盖灭)。
(2)失火处理:湿抹布扑盖。
7.仪器洗涤:
(1)洗净标准: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方法:加水振荡;小心用试管刷刷洗。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1.空气:
(1)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杂质。
(1)主要成分:氮气、氧气。体积比4:1。证明人: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2)现在证明实验:
药品:P(因为生成的P2O5是固体,不能用C、S等,因为
生成的CO2、SO2是气体。)
原理:2P + 5O2 ==== 2P2O5
装置:如右图。
(4)氮气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
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稀有气体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后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霓虹灯。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很难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保护气。
(6)空气污染:有害气体 + 粉尘
有害气体:CO、SO2、NO2。(CO2不是有害气体,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剧毒气体:CO。
形成酸雨气体:SO2、NO2。
2.物质分类:
课题2 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1种有色,2种有味,3种能溶—123” ★商品氧气贮存:贮存于蓝色钢瓶中。
物质 态 色 味 水溶性 液态颜色 固态颜色 O2 淡蓝色 淡蓝色 H2 CO2 能溶 CO CH4 SO2 刺激性气味 能溶 NH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一地理教案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doc
- Acess复习提纲.doc
- ACS800-67变频器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初稿)_20100717.doc
- (初一数学下册数据的表示.doc
- (初一年级地理复习教学设计.doc
- ActionScript3 Flash编程无基础入门教1.doc
- (初一年级地理复习教学设计2.doc
- Activity实现页面跳转.doc
- (质量成本管理培训.pptx
- AC、AP常见问题解答.docx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