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院前急救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前臂骨折固定法 (1)夹板固定法: 在前臂掌、背侧各放 夹板一块,用绷带或 三角巾固定前臂于中 间位,屈肘90度。用 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2.前臂骨折固定法 ( 2 )三角巾固定法: 先用三角巾将伤臂悬吊后, 再用一条三角巾条带或一 条绷带将伤臂固定于胸前。 3.股骨骨折固定法 夹板固定法: 用一块长木板,放在伤肢的外侧。木板的长度必须上至腋下,下至足跟。在骨突出部、关节处和空隙部位需加衬垫,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等,分别在骨折上下端、腋下、腰部、髋部和踝关节等处打结固定。 4.小腿骨折固定法 ? (1 )夹板固定法: 用两块相当于大腿中部到足跟长的木板,分别放在小腿的内、外侧(如只有一块木板,放在小腿外侧)。骨突出部加垫,用三角巾分别于骨折的上、下端,大腿中部膝下和踝关节部打结固定。足部最好用三角巾条带作“8”字形固定,使足尖与小腿成直角。 ? (2 )三角巾固定法: 用三角巾条带,在骨折上下端、膝关节、踝关节和足部,分别将伤肢与健侧固定在一起(两腿之间应用纱布或衣服充填)。 四.搬运 搬运病人注意事项: 昏迷伤员在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颈椎伤应有人协助牵引、并使用颈托固定头颈部。 脊椎、脊髓伤要避身体弯曲的扭转,平抬平放,并将伤员固定于担架床上,以免因道路颠簸或急刹车坠床加重损伤。 搬运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伤情的变化。如发现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血压低,脉膊减弱、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应暂停后送,就地抢救。 搬运伤病员的方法 首先,将担架放在伤病员的伤侧,将其坚硬物品从口袋中取除。由2名担架人员,单腿跪在伤员健侧,一人托住伤员的头部和肩背部,另一人托住伤员腰臀部和膝下部。伤员能合作者,嘱其双手抱住担架人员颈部。这样互相协作,同时起立,将伤员轻放在担架上。伤员躺在担架上,体位舒适为宜,最好用被褥垫平,空隙处用衣物等填实,以免在途中摇晃。担架上的扣带应当固定拴好。 铲式担架 搬运时要善于使用铲式担架,将铲式担架分解,从病人两侧轻轻放入其身下托起,既减少对病人不刺激和损伤,减少对医护人员的污染,又减轻工作量。 抬担架行进时的注意事项 1.抬担架行进时,伤员的头部应在后,脚在前,这样后面的担架员可随时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时妥善处理 2.行走时,尽可能使担架平稳,防止颠簸;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防止伤员受凉和冻伤; 3.上坡时,伤员头部朝前;下坡时相反; 4.后送途中,担架人员要保证伤员的安全,不让伤员再次负伤。 危重伤员的后送体位和注意事项 ? (1)昏迷和颅脑损伤的伤员,应安置侧卧位或俯卧位,便于口腔、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防止舌后坠,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避免脑水肿,头部应用衣服垫高,不能低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并略加固定,以防途中震荡。 ? (2)胸部损伤的伤员,应斜坡卧位或侧卧位后送。侧卧位是,应伤侧在下,健侧在上,以免影响呼吸。 (3)腹部损伤的伤员,一般用仰卧位,亦可用斜坡卧位。为减少腹壁张力,可将伤员膝下用衣物垫高,髋关节和膝关节均处于半屈曲位置。 危重伤员的后送体位和注意事项 ? (4)骨盆骨折的伤员,用先用三角巾将骨盆包扎固定,然后仰卧于担架上,膝下稍垫高,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两下肢略外展。? (5)脊柱与脊髓损伤的病员,搬运时后送都要特别注意,不可使颈部和躯干部前屈和扭转,应是脊柱保持伸直的姿势;绝对禁止一人抬肩,一人抬腿的搬运法,以免使伤员发生脊髓损伤或加重脊髓损伤。 危重伤员的后送体位和注意事项 (6)颈椎骨折的伤员,如搬运不小心,有时可造成伤员立即死亡。故在搬运时应有3~4人,一人专管头部牵引固定,使头部保持与躯干成直线的位置,保持颈部不动,以免脊柱弯曲而损伤脊髓。其余三人蹲在伤员同侧,二人托住躯干,一人抱住下肢,要求齐心协力动作一致,将伤员抬上担架,取仰卧位,头颈两侧垫以沙袋、衣物、被卷等物固定,防止头部左右摇摆。(铲式担架) 2.面动脉压迫法 用于眼以下的面部出血。 在下颌角前约2cm处, 将面动脉压在下颌角上。 有时需要两侧同时压迫, 才能止住血。 3.颞浅动脉压迫法 用于同侧前额、颞部出 血。在耳前下颌关节上 方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