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的主人.
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环境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影响力可谓是深远而巨大的,环境不仅是一种背景,更是一种活的课程,一种教育资源。然而在幼儿园,我们仍然会见到这样的现象:被老师装扮得焕然一新的教室获得了同行和家长们的赞许,也暂时引来了孩子们的关注。但过不了几天,孩子们对此就不屑一顾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教师应转变观念,努力让幼儿成为环境真正的主人。 一、我的地盘,我设计 在班级环境的设计上,如果引导幼儿共同参与,就能使幼儿对环境的创设产生亲切感及参与的欲望,整个过程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 如何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彰显其小小设计师的魅力呢?首先,教师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孩子们身心放松,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我们喜欢与小伙伴说悄悄话,可以建一个‘悄悄话’区角。”“老师,我班的自然角可以设计得大一点,多种点各种植物,那样可漂亮啦!”“老师,我想把建构区改为‘上海世博’区。”……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 经过大家的讨论,我班的区角进行了大调整。不过在如何安置“悄悄话”区角时,大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有的要求把“悄悄话”区角设置在教室里,可那样进行区角游戏的时候会嫌吵;有的要求把“悄悄话”区角设置到睡房里,可那样离活动室太远,老师不放心,也影响保育老师做事情。到底放在哪儿好呢?突然,大家兴奋地叫了起来:“老师,放在这里!”哦,原来是教室里楼梯下面的储藏间(我班教室是复式楼)。嗯,储藏间里空间还蛮大,可以同时容纳五六个小朋友。得到了我的认可,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帮我把储藏间里的东西搬出来。怎样打扮“悄悄话”区角,让它变得温馨又美丽呢?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下,我们在储藏间的门口装上了粉色的纱帘(原先没有门),储藏间的地上铺了垫子,孩子们还从家里带来了靠垫。 我呢,帮助孩子做了“开心帽”和“生气包”,并告诉他们:你有什么心事不愿意告诉别人的时候,可以到“哨悄话”区角里,戴戴“开心帽”,打打“生气包”。孩子们看着自己动手设计的区角,露出心满意足的样子,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二、我的地盘,我布置 陈鹤琴先生说:“以儿童的作品来布置环境最适当,最有意义。”因此,在环境布置上,我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美工区,陈列着孩子们刚刚动手捏好的小蜗牛,形态各异;音乐角,是孩子们用各种饮料瓶自制的打击乐器;爱心角,有孩子们亲手折的千纸鹤…… 每一个新的主题进程中,我们都会根据需要布置出合适的主题墙饰。如,在春季,我们有计划地开展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并带着幼儿在园里寻找春天,或到户外踏青。周末,我们请家长带孩子到乡下游玩,追寻春天的脚步!孩子们兴奋地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用绘画、手工等方式展现在主题墙上:用绿皱纹纸搓成的长长的柳条挂在树干上,随风飘荡;用黑皱纹纸折成的小燕子,飞上枝头;用蜡笔画出蝌蚪、小鱼,让它们在池塘里嬉戏;用卡纸剪出的蝴蝶在草丛中飞舞……在小朋友的装扮下,主题墙生机勃勃。 三、我的地盘,我整理 以前每次玩区角游戏时,孩子们劲头十足,但是游戏结束后各个区角里的材料摆放得杂乱无章。我意识到应让幼儿学会整理!从幼儿个体方面看,可以有助于他们形成爱整洁、生活有序等良好习惯,也能使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动作发展;从集体生活的需要看,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可以使环境保持整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幼儿的整理能力呢?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他们的规则意识淡薄,整理习惯尚未形成,整理能力弱,单纯的说教是肯定不行的。依据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们多采用比喻、拟人化的情境,以游戏引导的方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在无意识中受到引导。比如:把玩具放回原处,是“回家”;把玩具拆下来放好,是“脱衣服睡觉休息了”;同一类玩具放在一起,可以说成“好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等。拟人化的情境,儿童化的语言,让幼儿易于理解并乐意接受,使幼儿关于整理物品的认知逐步内化。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整理能力,我们还引导幼儿参与材料的搜集制作、规则的制定等。例如,幼儿为“语言区”设计标志,画了“大书”“小书”表示大小不同的书的摆放位置,一支画笔标记的是“自制图书的家”等。在持续的兴趣中、在自主的氛围中,整理物品的行为逐渐转化为了幼儿自觉自愿的行动。 四、我的地盘,教师、家长齐助阵 让孩子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教师是不是可以完全放手,做一名旁观者?其实不然,教师应该和孩子们一样,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如,探索区里的幼儿在探索什么物体会转,他们把会转的物体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讲评时,幼儿不仅讲出哪些物体会转,还讲述怎样转,他们的讲评引起同伴的关注,许多幼儿在教室里到处寻找会转动的物体,还比较什么物体转得快、转得久。我捕捉到这一现象,及时生成“会转动的物体商店”,幼儿开始着手筹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