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型期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开题)全解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转型期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院 系: 政治与行政学院
专 业: 公共管理
研究方向: 城市公共管理
学 号:
姓 名:
导师姓名及职称: 教授
日 期: 2015年9月
目 录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3
二、研究现状评述 9
三、研究的路径选择 27
四、研究的内容构架 28
五、研究方法 30
六、研究创新点 31
七、拟将参考的文献 32
转型期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选题缘起
理论背景
城市社会空间的极化生产:对转型期社会公共资源供给模式的反思
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大部分冲突都可以视为对城市正外部性追逐和对负外部性拒绝的综合体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大多具有强烈正外部效应和不可移动特点。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外部性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在居住区位选择中竞争和冲突的根源,即对正外部性资源尽可能的追求和对负外部性资源尽可能的拒绝。转型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核式变革,使供给主体结构及运行机制体现出了与计划经济时代截然不同的特征。基于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企业营利组织和社会非营利组织承接政府释放的部分公共服务供给职能,而传统利益格局分化进一步驱动不同参与主体的利益定位和利益实现机制差异化,使传统供给模式面临重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出于社会需求的复杂性和供给主体自身利益追求考虑,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投资空间分布会因不同阶层社会群体的聚集而集中在特定地域空间。通常那些拥有较高社会地位、财富或权力的强势群体占据员有利的优势区位和资源,导致在社会与空间的相互生产作用中公共资源布局的社会分化被不断延续和加剧。
(2)“非经济层面”社会问题关注: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必然要求
当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与“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提出,是对发展中的社会形势进行自觉应变和对发展目标的主动提升,是逐步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非均衔发展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型,其发展目标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的核心就是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在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上,政府公共部门、市场营利组织及社会非营利组织成为具有独立利益定位的参与主体。在市场化和社会化背景下,政府陆续将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一些公共服务供给责任逐步分权给市场和社会。但实践证明,面对我国公民自主能力仍不完善的社会,市场机制本身的远利特性难以保证城市公共资源的有效、公平供给,政府主导仍不失一种公平有效的供给机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展望中强调政府支出环节的调整,增加公共物品的实物转移和供给。这些基于“非经济层面”社会问题关注是政府职能转型重要标志,通过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2.实践背景
(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矛盾要求完善其供给模式
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数量不足、效率低下和结构失衔的矛盾,与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的强制性、公共需求表达机制的欠缺和公共服务供给运行机制的单一性有着莫大关系。转型期以来,政府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推进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改革。确立了城市经营的管理体制。城市经营模式创新性地重塑了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但同时也产生一系列问题:
首先,强调竞争、以对待消费者一样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会造成对城市弱势群体利益的忽视和权利的不尊重,弱势群体会因为购买力的欠缺而不能伤其他居民一样自由表达意见和享受服务,公共服务供给公平被损害;其次,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需求脱节。基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经济属性的差异,市场获利能力不同,一方面公益性设施在配套过程中备受“冷落”,而赢利性设施的供给备受追捧;另一方面,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僵化,缺少公众参与,居民意愿反映程度较低,导致服务设施供给与需求相脱节,是一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闲置的重要原因。因此,基于城市居民需求意愿重构供给模式是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改革的重要出路,也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应有之意。
(2)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回归关注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协调
转型期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也经历了从“纯粹物质工程设计的技术工具”转向“独立的行政职能”,进而向“综合空间政策”演进的过程,呈现从单纯的技术规范转向公共政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班数学活动《小动物在哪里》PPT课件.ppt
- 全国节约用水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pdf
- 机动护士培训【30页】.pptx
- unit 2(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doc VIP
- 控制系统仿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第三版薛定宇习题答案.pdf
-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二版)张正峰,第一至第十二章知识点.docx
- (人教2024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跨学科实践: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课件.pptx
- 化工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书1116.doc
- 宋元考古课件:磁州窑.ppt
- 2023年西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