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地文化,打造地方特色课程》三年级教材:风景.名胜
第1课 涪陵名胜我知道
文物古迹是一个地区的名片,文物古迹承载着历史,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文物古迹是不可再生资源,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无疑是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涪陵文物古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浸润着我们的心田。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寻访名胜古迹】
千年沉浮——水下碑林白鹤梁
世界第一水文站:在重庆境内长江与乌江的交汇处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古巴国故都涪陵。在涪陵城北长江中有一道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的天然石梁,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梁上展翅嬉戏、引颈高吭,故称白鹤梁。白鹤梁傍水而存,随波而卧,涨水隐没、枯水显露,四季一现的情景,平添了考视价值和神秘性。
白鹤梁勘称“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更因拥有世界罕见的“水下碑林”的题刻石群而闻名于世。白鹤梁题刻中有石鱼雕刻18尾,记载了1200多年来长江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情况,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况,为研究长江水文、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极好的实物佐证,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白鹤梁最早的枯水题刻比1865年我国在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汉江汉关水尺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100多年,因此有了“世界第一水文站”之称的美名。白鹤梁是重庆涪陵区长江江心中的一砂岩天然石梁,长约1600M,宽约10-15M,东西向延伸,与长江平行,因早年白鹤群集梁上面得名。白鹤梁背脊标高约为138M,比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M,比库区正常蓄水位低40M,蓄水前长年淹没在水中,仅在冬末长江枯水季节露出水面。
白鹤梁梁体分上、中、下三段。题刻区位于中段长约220米,宽约15米的梁体上,迄今发现有题刻约165段,文字内容约三万余字。题刻始于唐广德元年,现存有明确纪年的最早年代为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其中宋代最多,元、明、清代次之。
白鹤梁上题刻纵横交错,篆、隶、行、楷、草皆备,颜、柳、苏、黄俱全,还有少数民族文字巴思巴文,可谓集历代名家书法之大成。题刻多出自历代文人墨客之手,以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HYPERLINK /doc/2712421.html \t _blank黄庭坚最为著名。梁上题刻或诗或文,记事抒情,吊古怀旧等,集文学、书法、绘画、石刻艺术为一体。石鱼雕刻精巧流畅,颇具功力,因此白鹤梁又被誉为“水下碑林”,实为罕见的水下奇观。
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白鹤梁题刻长年淹没在江下,只在每年冬春交替,长江处于最低水位时才偶露尊容。因此每每在那几天,前往观看的人们络绎不绝。白鹤梁题刻因它独特文物特性和以及在科学、历史、艺术具有极高价值,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作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资料宝库”、“水下碑林”,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千年石鱼看世界: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白鹤梁题刻永沉江底。为了让后人能观赏这一文物,国家投入2亿建设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整个保护工程,由“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部分组成。
水下博物馆就是在白鹤梁原址上修建一个保护壳体。游客可下到带参观窗的水下通道,透过玻璃舷窗欣赏白鹤梁题刻。保护体内还安装了6排、150组灯源,每组灯源由9个小灯组成,而每个小灯里又藏着8个聚光和散光灯。白鹤梁水下保护体将犹如一个璀璨的水晶宫。游客可在长江防护大堤上建造的陈列馆内,根据自己的需要,操作摄像头,通过电脑屏幕,从不同角度近距离观赏白鹤梁。同时,少数专业人士,还可通过潜水的方式参观白鹤梁。
盛衰轮回——北岩题刻周易园
涪陵周易园原名点易洞,位于长江北岸,与涪陵城隔江相望。据《舆地纪胜》和《涪州志》载,北宋程颐曾在此注《易》6载,写成理学代表作《易传》,程氏理学由此发祥。园西壁上刻有“点易洞”字迹。
点易洞是一人工开凿的石洞,现今洞口上方尚有“点易洞”三字。洞内有朱熹游此的题诗:“渺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
周易园中心景点为一长400米、高20米的摩崖石刻,上有黄庭坚、朱熹、陆游、王士祯等历代名人书法手迹80余幅。崖上有佛塔一座、佛龛若干。此外,园中还有碧云亭、钩梁堂、致远亭、三畏斋、三仙楼、四贤堂、北岩书院等遗迹。
对于文人墨客来说,北岩题刻是涪陵不可错过的风景,这里曾有座北岩书院,曾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留存下上百幅崖刻,成为涪陵的文化瑰宝。
北岩题刻是涪陵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彰显了涪陵上千年的文化渊源。历经沧桑的北岩题刻见证了数百年的和平战乱,曾受到文人墨客的极度重视,亦曾受到灾害的严重破坏,盛衰轮回,如今又即将迎来繁荣。
2014年4月,涪陵对北岩题刻进行抢救性保护,并作为“涪州古城”旅游文化项目的核心载体进行打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