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新闻传播业的诞生与发展
1、现在所知的最早、也最著名的手抄新闻,是古罗马时代的
《每日纪闻》,凯撒()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
2、15世纪中期,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
3、近报刊为什么会最早出现在德国p7
4、早期日报
德意志地区第一份日报:1650年莱比锡《新到新闻》
英国——1702年伦敦《每日新闻》,由单面印刷改为两面印刷,每面两栏,初步具备了近代日报的形式
法国——1777年巴黎《巴黎新闻》,以报道新闻为主,内容多样,并有广告
美国——1771年费城《宾西法尼亚晚邮报》为周三刊,1783年改为日报,小张
5、曾格案件:
曾格是纽约市的印刷商,创办了《纽约周报》,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总督的文章而被捕。安德鲁。汉密顿为其辩护。汉密顿指出:只有谎言才构成诽谤,每个公民都有“陈述无可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最后陪审团不顾法官的阻挠,裁定曾格无罪。这一案件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北美人民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
6、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即《人权法案》对新闻自由的规定:
“国会不得通过建立尊奉 某一宗教或禁止某一宗教自由之法律;不得废止言论与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集会、请愿、诉愿之自由”
7、《人权宣言》第十一条,关于言论、出版自由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时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8、英国革命后政府控制新闻业的手段
征收印花税。“只是税”
实行津贴收买。贿赂记者津贴报纸
运用法律手段:叛逆罪、煽动诽谤罪、侵犯国会特权、总逮捕令等等。
9、马拉和《人民之友报》
第二章 工业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业
1、《泰晤士报》的创刊、成功原因
2、纽约《太阳报》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刊
3、《每日电讯报》 ,英国第一家廉价报纸
4、哈瓦斯社
法国人哈瓦斯于1835年,在法国巴黎成立 的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其业务主要是提供新闻。在国际国内的传播能量巨大。二战爆发,哈瓦斯社瓦解分裂。1944年,巴黎光复,在原哈瓦斯社基础上建立法国通讯社——法新社
5、沃尔夫通讯社:
1849年,贝纳德·沃尔夫,1933年希特勒登台改组为德国通讯社1945年随希特勒的垮台而解散
1851年,德国人路透在英国伦敦创办的国际通讯社,是十九世纪三大通讯社之首
7、三社四边协定
1870年,三大通讯哈瓦斯社、路透社、沃尔夫社社制定《通讯社条约》,瓜分世界新闻市场,确立各自采集新闻和发布新闻的势力范围。由于美国纽约新闻联合社以参加者身份出现,所以该协定“三社四边协定”
8《新莱茵报》
(1)创办: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于1848年6月1日创刊于德国科伦1849年5月19日,在当局的迫害下终刊
(2)宣传内容
对内: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
对外:推进反对沙皇俄国的战争
(3)宣传特色
A把对敌斗争的原则性和策略性结合起来
坚持无产阶级立场,把宣传革命纲领作为首要任务。报纸始终不渝地宣传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德国革命制定的纲领和路线。注意斗争策略,对不同对象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对专制制度、反动军阀——坚决抨击、深刻揭露, 对小资产阶级——既团结又斗争
b建立广泛的通讯员网,联系群众,指导斗争
各国共产主义者同盟、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普通的工人群众,都成了它的耳目和朋友
重视读者来信,从中获取社会信息,了解群众情绪,据以撰写报道和述评
报纸编辑不仅用笔战斗,而且直接参加到群众活动中
c强烈的革命爱憎,鲜明的战斗风格。
区别对待敌、我、友,在工人运动遭到镇压时挺身而出。
文风鲜明生动、尖锐泼辣,对敌人的讽刺揭露更是犀利无比,战斗力极强
评价及影响
9、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报刊
新闻自由制度的确立
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把新闻出版自由纳入基本法的范畴:“每个德国人在一般的法律范围内,都有权通过言论、印刷品、图画以及其他方式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规定,为德国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章 第二节 美、英、法、日报业垄断的形成
1、普利策和《世界报》
注重严肃的言论和报道
大量刊登刺激性报道
办报特点:
国内外重大新闻为骨架,以轻松刺激性新闻为吸引法宝;发起全国性运动,提高声誉;高质量的社论版;篇幅大,报价低;使用插图;重视推广发行。
普利策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普利策奖
黄色新闻鼻祖
2、黄色新闻泛滥
黄色新闻定义:
大量运用煽情主义的浅层次感官刺激的手法,集中渲染、夸大报道耸人听闻的色情、暴力、犯罪、天灾人祸等新闻事件,旨在赚取高额利润的新闻样式。
缘起:
赫斯特《纽约新闻报》与普利策的竞争:方针:尽快得到新闻。 手法:攻击不正当财富、注重刺激性新闻、重视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