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量子力学的建立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量子力学的建立 §1.紫外灾难和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2.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 §3.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 §4.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5. 电子自旋的提出 §6.量子理论的发展 普朗克的矛盾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对能量连续的观点形成了严重冲击,人们只承认普朗克公式,却不接受他的能量子假说。就连普朗克本人也不能正确理解能量子的物理意义。对此,他的心情非常矛盾,一方面直觉告诉他:这个发现不同寻常,另一方面他又总想回到经典理论的立场上去。他说:“在将作用量子h引入理论时,应当尽可能保守从事;这就是说,除非业已表明绝对必要,否则不要改变现有理论。” 1911年普朗克认为只是在发射过程中才是量子化的,而吸收则完全是连续进行的。到了1914年,干脆取消了量子假说(ε→0),认为发射过程也是连续的。但一次一次的失败使他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倒退立场。为此他百感交集:“为了使作用量子能以某种方式容入经典理论中,我花了几年的时间(一直到1915年),它们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 …现在我懂得了一件事实,基本作用量子在物理学中所起的作用远比我最初设想的要深刻的多。” 一、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的发现及与经典物理学的矛盾 1887年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但光电效应存在的截止电压、截止频率、及光电效应的瞬时性,都跟经典物理学相矛盾。 2.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3.光电效应理论的验证 1915年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密立根验证了光电效应的正确性。 爱因斯坦 因发现了光电效应” 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密立根也因此获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美国物理学家,主要研究X射线的散射,1922年,他把X射线投射到石墨上,以观察被散射后的X射线,发现其中有两种不同的频率成分:一种与入射线相同,另一种频率则小于入射线。按照经典理论,散射过程不会改变入射线的频率。1923年康普顿利用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的动量表达式,对光子与电子的碰撞过程应用质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圆满解释了实验结果,同时预言了反冲电子的存在。 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用自己发明的“云室”发现了反冲电子。 康普顿、威尔逊分享了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量子理论的正确性。 1.卢瑟福行星模型提出的过程 2.卢瑟福的有核原子结构与经典理论的矛盾 二.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2.斯塔克的启示:1913年2月玻尔注意到德国物理学家斯塔克(J.Stark)在《原子动力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一个光谱的全部谱线是由单独一个电子造成的,是在这个电子从一个(几乎)完全分离的状态逐次向势能最小的状态跃迁过程中辐射出来的。”他将这一电子跃迁思想和光谱线联系到一起,这样,玻尔突然领悟到,他可以用这一理论解释巴尔末公式了。玻尔曾说过:“我一看到巴尔末公式,整个情形就一下子弄清楚了。” 四.玻尔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缺陷 1.玻尔理论的历史地位 解决了原子的稳定性问题,揭示了光谱规律与原子结构的本质联系,玻尔理论标志着量子论的最后形成。 2.波尔理论存在的缺陷: ①它只能解释氢光谱和类氢光谱,对于稍复杂一些的原子 光谱,如氢光谱的精细结构,无法解释; ②不能计算谱线强度; ③玻尔理论是经典与量子理论的混合物,存在着内在的不 协调,内在的矛盾。 三 玻尔理论的验证 1.匹克林谱线的观测 2.玻尔预言的氢光谱的其它线系的陆续发现 3.夫兰克-赫兹实验 §5 电子自旋的提出 玻尔理论成功的解决了单电子问题,但是,人们发现电子态的实际数目是玻尔理论值的两倍。这相当于给电子多加了一个自由度(第四自由度),但是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①克罗尼格(R.L.Kronig,美国)的想法:他认为可以把电子的第四个自由度看作是电子具有固有角动量,电子绕自己的轴自转。并进行了初步计算,结果和用相对论推出的结论完全相符。于是克罗尼格赶快去找泡利讨论,但他的电子自旋模型却遭到了泡利的反对。因为泡利早就考虑过这一模型,但由于电子的表面速度有可能超过光速,违背了相对论,所以就放弃了这种尝试。另外,泡利不希望在量子理论中保留经典概念。于是克罗尼格就放弃了这一研究和发表论文的想法。 ②乌伦贝克(G.E.Uhlenbeck)和古兹密特(S.A.Goudsmit):半年以后,上述两位年轻的荷兰物理学家在不了解克罗尼格工作的情况下提出了同样的想法。并和导师埃伦费斯特进行了讨论,得到了导师的支持,建议他们写成论文发表。于是他们写了一篇只有一页的短文,并请埃伦费斯特推荐给《自然》杂志。接着他们又去找荷兰荷兰物理学界老前辈洛伦兹请教。结果洛伦兹经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