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畲族传统节日 封龙节(分龙节) 拉祜族节日——扩扎节 ※“扩扎”是拉祜族最重要的节日,“扩扎”,拉祜语称“春节”。一般在农历正月,择吉日举行。“扩扎”共九天,分三段。初一至初四为第一段,称作“扩路妈”,即大年。大年初一抢新水是“扩扎”最富情趣的活动:随着雄鸡破晓的第一声啼鸣,男女青年争先恐后冲出家门,抢先来到泉边抢新水。新水被拉祜族看作是纯洁与幸福的象征。第一个抢到新水的人被认为能在新的一年里交好运。初三这天人们带上食品走亲访友,还要唱歌跳舞。初八、初九为第二段,称“九黄会”,又称“男人节”。十三到十四日为第三段,称“小扎”,村村寨寨都要荡秋千。 水族的节日——端节 ★端节,是水族人民一年中的岁首,每年水历12月下旬至2月上旬期间,相当于农历8月下旬至10月上旬。 *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民族分布 人口数量 生产方式 语言文字 风俗习惯(饮食、居住、节日等) 我们还将通过下面几方面来认识这几个民族 佤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省 佤族 ★佤族主要分布: ★ 人口数量: ★生产方式: ★语言文字: 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舞蹈: 约为39.7万 主要从事农业。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新创佤文。 ★风俗习惯: 甩发舞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新米节。 敲击木鼓起舞祭祀的民间舞蹈: 木鼓舞 佤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定制,发展成为节日。“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 新米节 甩发舞是佤族妇女自娱性舞蹈。?甩发舞原甩发比较单一,大多为前后甩,近年来已丰富为多种多样的甩法,有前后甩、左右甩、转甩、跪甩等。它潇洒健美,较好地表现了佤族妇女的豪放、爽朗的性格。 甩发舞 木鼓舞是流传在西南苗族、彝族和佤族人民中以敲击木鼓起舞祭祀的民间舞蹈。其鼓型多以截取自然生长的树木躯干,凿空内部成型。一般木鼓舞为族群全体参与的大型祭祀活动中的一部分,木鼓被作为族群的象征,以敲木鼓、跳木鼓为核心的祭祀活动充满着强烈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寓意,具有鲜明的原始文化的特征。 /v/b2611542215.html 佤族 木鼓 ·甩发舞 畲族的传统节日: 福建、浙江等省 ★畲族主要分布: ★ 人口数量: ★生产方式: ★语言文字: 畲族妇女有特点的装束: 约为71万 主要从事农业(水稻、茶、甘蔗)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 ★风俗习惯: 凤凰装 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封龙节、 六月六、中元节、仲秋节、重阳节、冬至节、招兵节等。 畲 族 畲族的“畲”字,含有“烧荒种田”的意思。它蕴涵着畲族人民“四处迁徙、刀耕火种的历史和生活的艰辛。 凤凰装 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 二月二:又称会亲节,是畲族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节日这一天,畲家门前都升起白底红边的三角形族旗和颇似古时“华盖”的圆伞,从双华分支出去的各地族人都盛装打扮回到祖地会亲。夜幕降临,松明火照耀得如同白昼,歌会进入了高潮,人们引吭高歌,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 畲军采集回营,雷万兴尝后香甜可口,便传令全军四出采集,军粮解决了,雷万兴便于三月初三日杀出重围,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畲民为分享雷万兴抗击官军胜利的喜悦,每年三月初三日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蒸制乌米饭,世代相沿,衍成风俗。 如今,各地畲民每年“三月三”都要蒸制乌米饭,合家共餐,馈赠亲友。举办舞会,集体对歌,欢度节日。 三月三:又称“乌饭节”,是畲族人民纪念本民族英雄同反动统治阶级斗争取得胜利的节日。畲族英雄雷万兴领导义军反抗唐王朝,被官军围困在大山里,粮断援绝,山里各种植物都已脱叶落果,唯有一种叫乌稔的野生植物,枝条上还挂有串串的甜果。 封龙节:每年在农历五月(每年在农历夏至后“辰”日 )举行, 是畲族人民祷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娱乐性节日。传说这一天天上玉皇大帝给畲山“封龙”, 即分配雨水。这一天畲族人民禁用铁器, 禁挑粪桶, 不事劳动, 穿上节日盛装, 群集预定地点或登高举行赛歌会。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 台湾、福建等省 ★高山族主要分布: ★ 人口数量: ★生产方式: ★语言文字: 大陆有4461人(2000年是4462人) 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文 ★风俗习惯: 能歌善舞 丰年祭 高 山 族 高山族是一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