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考地理必修一复习学案
第一章 行星地球复习学案
1.1 宇宙中的地球
一.知识要点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
自然天体:包括 、 、 、 、 以及星际空间的尘埃、气体等星际物质和宇宙射线等。
天体
人造天体:前提条件是能克服了地球的引力,在天空中自由地按照自己
的轨道运行,否则不是人造天体。例如,人造卫星被发射到
外层空间,就是人造天体,流星体坠落在地面上,就不是天体了。
附: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天体系统: 。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2、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1) (2) (3)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原因?
1.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
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 球,主要成分是 和 ,其表面温度约为 K。
2、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3、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 反应。
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为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能量的来源:核聚变产生的能量。
影响获得某地获得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①纬度: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反之获得就少;②地势高低:地势高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能就多。且地势越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和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③天气和气候:降水多的地区,空气中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④昼长:白昼时间越长太阳辐射能量越多。
典型区域分析:
①世界上太阳辐射最强地区—撒哈拉沙漠。成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沙漠地区少云雨,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②我国太阳辐射最强地区:青藏高原。成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③我国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四川盆地。成因:地形闭塞,多云雾,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4、太阳辐射对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的结构
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里分为 、 、 。
2、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和 活动周期约为 年。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 的影响,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2)对地球 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
(3)与地球上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如________________
(4)太阳抛出的高速带电粒子和两极高空大气磨擦,出现美丽的
1.3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确定地球内部结构方法:
纵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三态
横波: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看下图)
不连续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
莫霍界面;地下 千米处,往下(纵波、横波)波速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地下 千米处, 的传播速度下降, 消失。
3、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为 、 和
三个圈层
内部圈层结构 物质组成 地壳 有固态岩石组成,主要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地幔
上地幔 上部 固态岩石与地壳共同组成( )圈 中部 软流层,是( )的发源地 下部 固态物质 下地幔 固态物质 地核 外核 液态地核 内核 固态地核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 、 等。
2、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 和 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 和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但不 的圈层。
3、生物圈是地球 及其 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 、水圈的 和岩石圈的 。
1.4地图
一、地图三要素
1.地图上的方向
(1)在多数地图上,一般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2)指向标
(3)在带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图上的比例尺
(1)定义
地图上的比例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