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幻灯片
狂犬病rabies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孟庆华 教授 概述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 是由狂犬病毒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也是疫苗可预防疾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伤人而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之列为乙类传染病。 国内外流行概况 呈世界广泛分布,但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欧洲、北美洲发病较低。亚洲是全球狂犬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约占全球病例总数的98%,其中四分之三的病例发生在农村,死亡病例中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 国内外流行概况 我国是狂犬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建国以来曾有两次流行, 1996年发病下降至最低水平(159例)。 2006年报告发病例数3279例,发病率达到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湖南、广西、贵州和广东等省为近年持续高发病地区,并有逐步向周边省市扩散的趋势。 我国01-06年狂犬病发病例数 国内外流行概况 北京是狂犬病低发病城市; 1994年-2004年无本地狂犬病例报告; 2005年至2007年发现5例本地病例。 国内外流行概况 2007年北京市对11 个区县的17 个犬场、11家养犬户、5 家动物医院采集犬唾液和血清样品, 共计248 份。 犬只唾液带毒率均为0% , 血清中狂犬病免疫抗体水平平均为95. 16% , 有6 个区县为100%。 奥运期间主要危险影响因素 全国疫情呈现出历史疫区复燃和既往低发地区逐渐转为高发的态势, 与北京相邻的河北省、天津市近三年狂犬病发病数快速回升,2007年的狂犬病人是2006年的3倍。 我市养犬数量逐年上升,注册犬只数比2007年增加36%,达到75万余只。 每年的5月 -10月份是犬致伤人的高峰期,恰逢奥运期间,如不加强犬的管理,很可能继续发生散在人狂犬病例。 流行病学-传染源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原; 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 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一些貌似健康的犬的唾液中可带病毒,带毒率可达22.4%,也能传播狂犬病。 电子显微镜下的狂犬病毒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 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 粘膜组织被病兽唾液沾污。 流行病学-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 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节。 未采取预防措施者发病率为10-30%,疫苗接种后约为0.3%。 流行病学 被病兽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咬伤部位:头、面\颈、手指处被咬伤后发病机会多; 咬伤的严重性: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 局部处理情况: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较少; 衣着厚受染机会少; 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者发病率低; 被咬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发病机会多 诊断标准-流行病学史 有被犬、猫、野生食肉动物以及食虫和吸血蝙蝠等宿主动物咬伤、抓 伤、舔舐粘膜或未 愈合伤口的感染 史。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典型的狂躁型临床表现为恐水、怕风、咽喉肌痉挛,以及对声音、光亮刺激过敏、多汗、流涎和咬伤处出现麻木、感觉异常等。 麻痹型病例症状多开始于肢体被咬处,然后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部分或全部肌肉瘫痪,咽喉肌、声带麻痹而失音。 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无特殊临床意义。脑脊液检查,出现病毒性脑炎的异常改变。 核酸检测:直接荧光抗体法或ELISA检测病人唾液、脑脊液或颈后带毛囊的皮肤组织标本中狂犬病毒抗原阳性,或用RT-PCR检测狂犬病毒核酸阳性。 病毒分离:细胞培养方法从病人唾液、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到狂犬病毒。 脑组织检测:死后脑组织标本,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或ELISA检测狂犬病毒抗原阳性、RT-PCR检测狂犬病毒核酸阳性、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到狂犬病毒。 诊断分类 临床诊断: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及临床特点即可诊断。 确定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具有下列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方法之一阳性,即可确诊。①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抗体检测;②细胞培养法进行病毒分离;③死亡后脑组织标本进行上述检查。 治疗原则 狂犬病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凶险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预后极差,死亡率几近100%;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避免不必要的声音、强光、风动和频繁的触动刺激; 防止和治疗并发症及支持治疗; 减轻病痛,延缓病人的生存时间。 控制处理措施-病人管理 可疑或确诊病人应转送传染病医院住院隔离治疗; 病人分泌物、衣物、食具等消毒处理; 与病人同一条犬咬伤的其他人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 护理病人的医务人员及捕杀疯动物人员建议接种疫苗。 控制处理措施-传染源管理 可疑疯动物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