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MS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仪器信息网.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C-MS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仪器信息网

GC-MS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邹海洋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昆山 215300) 摘要:GC-MS技术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能好,使之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化学成分分析方面广泛应用于挥发油、生物碱、糖类、脂肪酸类、甾类化合物分析, 在未知成分的鉴定、有效成分分析测定、药效及药动等方面也多有研究。GC-MS是优化生产工艺、建立中药质量控制标准、提高中药复方的质量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GC-MS;中药;质量控制 Application of GC-M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Study Field Haiyang Zou (Skyray Instrument Co., Ltd. Jiangsu, kunshan Jiangsu 215300)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GC-M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Study Field obtained higher and higher attention, which showed high selectivity and high sensitivity. GC-MS generally appli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mponent analysis as essential oil, alkaloid, carbohydrate, fatty acid, steroid, identification of unknown component, assay of active component, and pharmacodynamic action. GC-MS is a good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craft,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 GC-M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quality control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近年来应用日趋广泛的分析技术,特别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复杂组分的分离、分析,由于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所以传质速度快,一般的样品分析可在20-30s左右完成,具有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的特点,在有对照品的条件下,可作定性、定量分析,但对重大事件或有争议的样品不能做出肯定鉴定报告,必须连接如质谱的检测器。另外对于不能气化的样品则需要作衍生化处理后再分析。质谱(Mass Spectrnum,MS)是强有力的结构解析工具,能为结构定性提供较多的信息,是理想的色谱检测器利用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鉴别特性,可对复杂的混合样品进行分离、定性、定量分析的一次完成,是一种完美的现代分析方法。GC-MS的常用测定方法总离子流色谱法(total ionization chromatography,TIC)—— 类似于GC 图谱,用于定量。反复扫描法(repetitive scanning method,RSM)——按一定间隔时间反复扫描,自动测量、运算,制得各个组分的质谱图,可进行定性。质量色谱法(mass chromatography,MC)——记录具有某质荷比的离子强度随时间变化图谱。在选定的质量范围内,任何一个质量数都有与总离子流色谱图相似的质量色谱图。利用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鉴别特性ULTKA22 (50 m ×0. 20 mm ×0. 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20°C;接口温度250°C;载气为氦气,流速0. 9 mL·min- 1;分流比60∶1;进样量0. 8μL;升温程序:柱温60 °C,保持1 min,以10°C/min升至100 °C,保持2 min,再4 °C/min升至200°C,保持3 min,再20°C/min升至320 °C。质谱条件:电离方式EI,电子轰击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C,加速电压34. 6 V,分辨率2500,扫描范围30~350aum,倍增器电压1341 v,N IST298标准质谱图库。 朱缨[2]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江苏产蛇床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蛇床子挥发油中提取挥发油,研究其分离分析的条件,对分离的物质用GC-MS鉴定,归一法确定其相对百分含量,鉴定了27个主要成分。 童星[3]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下所得常春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质量分数,共分离出30种成分并鉴定出其中21种,主要是萜烯类化合物以及环氧衍生物(33.17%),邻苯二甲酸异丁基酯(18.89%)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