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试卷古代诗歌试题分析供参考学习.docVIP

2009年高考试卷古代诗歌试题分析供参考学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高考试卷古代诗歌试题分析供参考学习

2009年高考试卷古代诗歌试题分析 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 钱国利 一、对诗歌语言的鉴赏 (一)词语的鉴赏 例1:(2009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小题: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参考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这是一个2分的题,如果分值高一些,还要考虑加上为什么这样写景(作用),即表达出对大好河山陷于敌手的愤慨,为下两句抒情做铺垫。) 分析:答案虽然简单,但思考的过程不能简单。先要分析它们所在的句子,这两句是写景句,那么首先要从写出景物特点的角度思考。“三万里河”指黄河,“五千仞岳”,指华山,二者都在金人占领区。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是要写出河山的气势,怒涛翻滚的黄河,以三万里长驱直入之势奔腾入海,这种气势是难以压倒的,华山以接近天的高度昂首挺立,更有一种顽强不屈的气概。这样看,诗人写景,是要表达一种山河壮丽、山河不屈的情感。因为试题只是一个2分的题,所以答案没有要求像一般的炼字题那样去赏析。 例2:(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小题: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参考答案:(答案一)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之情。(主要有三点:(1)与其他词语结合描绘出了怎样的形象(水流的悠长);(2)表现了怎样的情境(意境)(江面的空寂);(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二)“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江面的空寂、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回”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增加了结构上的作用) 拓展:南宋的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六)》:“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这首诗是汪元量在南宋灭亡,自己成为俘虏,被押送到燕山一带去时写的。大江东去,难以复还,象征南宋国运一去不返,“悠悠”既指悠悠的江水,也指“悠悠”的愁思。 例3:(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2小题: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1)“万里”,表示空间的距离,寓含作者离家万里的漂泊感。(2)“时时”,表示动作的频率,字面意义是“屡屡”“常常”,言外之意是作者一次次望月思归的期盼。(3)“夜久”,表示时间的延续,暗示作者因思乡怀归而夜深难寐。 分析:从“达意”和“表情”两个方面作答。 (二)语言风格的鉴赏 例:(2009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参考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分析:这是海南、宁夏卷诗歌鉴赏题08、09都有的题型。主要是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例3:(2009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