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考语文模拟题2(含答案)供参考学习
2012高考语文模拟题2(含答案)
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荫庇()缱绻()()()耳鬓韶光(sho)渝—连锁店, D椎心泣血chuí。)
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进入岳麓山,古木参天,云雾缭绕,极目远眺,翠竹林海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和“画乡”之称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不胜枚举星罗棋布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因为酷爱做某事而不觉疲倦。形容对某事酷爱而沉浸于其中。: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C(语出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答题时需注意关键词。第句是作者的观点,应放在句首;第句关键词“具有这个特征”中的“这个”指代第句的“丰富的单纯”,故句紧随句;第句关键词“与此相反”的“此”指阐释的“丰富的单纯”这一心灵境界,因此,紧随之后;承上启下,关键词“这两种情况”中的“这”指代上文中和所谈到的“丰富的单纯”和“贫乏的复杂”两种心的境界,“贫乏的单纯”启下,引出句“丰富的复杂”。《诚意伯文集》夸毗戚施惛mǐn)惛怓怓惛怓jiǎ):梧桐与山楸峭如苍松之栖县崖县是故先王以之验风俗验流而至于宋故为序其端焉则每见于言外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悉以诗将其谀定轻重于众人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有伯乐而后识马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兴然后
(3)那些怀抱奇特本领而不被重用一直到死的人物,已经消失不少了。(评分点:材,本领。遇,被重用。泯死,消失,死的意思。)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 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春夜闻笛①
唐 李益
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采桑子
南宋 朱敦儒③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相映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释】①李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所作。②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③周必大在《二老堂诗话》说朱敦儒“靖康离乱,避地自江西走二广”。
(1)两首诗传情达意都借助了“雁”这一意象。李诗借大雁春来北飞,言迁客欲归不得(雁归而人留),寄喻得体,衬托有方。朱诗
(4分)
答:
借旅雁自比(1分),以万里反衬自身的孤单(1分),写虽在战乱中来到江南作客,但仍时刻不忘那“万里烟尘”的中原(1分),比喻形象,对比鲜明(1分)。
(2)两诗中都有一“泪”字,但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答:
李诗之泪是自伤身世之泪(1分),表现了诗人被贬南方,渴望北归的遗憾与怨恨;(1分)朱诗之泪是忧时伤世之泪(1分),表现了诗人因中原沦陷被迫漂泊江南的离愁别恨与担忧时局的爱国情怀。(1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2)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3)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4) ,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