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语言(上课)讲课.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炼 字 所炼之字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1)五言炼第二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2)五言炼第三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3)五言炼第五字:“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4)五言炼第二第五字:“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七言炼第二字:“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6)七言炼第五字:“花径不曾缘客归,蓬门今始为君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7)七言炼第七字:“青枫江上孤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8)七言炼第二第五字:“雪霁山门迎瑞日,云开水殿候飞龙。”“鱼含月影随云动,鸟吐花声寄树闲。” 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虚词两个方面。实词以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为主。 炼字题型答题模式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 或描绘了某姿态、神态、氛围、意境 第四步: 或增强了感染力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155页 移家①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③四五声。 [注]①移家:搬家。 ②浑:全。 ③频啼:连续鸣叫。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 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意惹情牵,不胜留恋; 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 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系“牵扯、牵住”,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啼“啼叫”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运用拟人手法,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题示例: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答题示例: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二、炼 诗 眼 诗眼 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词,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结构上的作用或统领全篇)。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156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问: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加以赏析。 岸雨飘过城头之后带来的漫天大雨,一只美丽的黄鹂鸟飞上了戍楼躲雨。 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乡愁挂满了边塞的杨柳树。 明镜里悲叹头发花白,大好青春年华居然没有建功立业。 你从万里远的地方出使,听说已回到瓜州。 第一步 “漂”:飘洒;“挂”:悬挂 第二三步 一个“飘”字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融情寓景,景中含情,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 而“挂”把游子的乡愁缀满边塞垂柳的情景描绘了出来,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形象,把乡愁与杨柳联系在一起,生动传神地突出了乡愁的浓烈。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有人认为“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葛溪驿 157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一钩残月挂在天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