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十九首》的人生思想
《古诗十九首》的人生思想
【摘 要】 《古诗十九首》,对功名富贵的追求宦途失意的悲叹,游子思妇的哀怨,人生无常的感慨《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群生活境遇相似,思想相同写作风格相近无名的中下层文人拟写的五言古诗它的作者众说纷纭,缺乏充分的考证,至今仍无定论。南梁萧统将古诗中的十九首作为一组收入他所编的《文选》中,因此,《古诗十九首》即成为作品名。《古诗十九首》历来被人所称诵,它篇篇都是抒情诗,犹如“秀才说家常话”(明·谢榛《四溟诗话》),在中国五言古诗发展过程中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实五言之冠冕”(南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它所抒发的正是“人同有之情”(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在这人之常情之中影射着丰富而复杂的。两汉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盛世,四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初推崇黄老之学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文人士子只有通过举孝廉和明经取士方入仕。随着谶纬之学的兴起以及汉末政治黑暗,仕途被官僚集团垄断致使“党锢之祸”的发生,使汉代文人形成了“立身荣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生命观。他们有很强的入世精神,积极地想介入国家进程中。这种强烈的济世意识与他们高涨的政治热情是一致的。如“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轲常苦辛”(《今日良宴会》),“感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等都反映了失意的中下层文人对荣誉地位的渴望和对功名富贵的追求。汉的选官制度是举孝廉制,士子入仕的主要途径是察举与征辟,而名誉被征、举的重要条件,所以士子必须通过上层权贵的荐举才能入仕。在这种情况下,中下层文人不得不奔走交游,拜谒官僚权贵,去谋求前程。东汉后期,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特别是和帝以后,统治阶级日趋腐败,宦官外戚交替专权,正直的官员和谏议大夫被迫害甚至杀戮,两次“党锢之祸”即是实证。当中下层文人辞别父母、妻室背井离乡之后,等待他们的却是攀结无缘进仕无门,怀才不遇一事无成游子的落寞和孤寂,只落得满腹牢骚乡愁。失意的中下层文人在汉末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求仕途中,遭权贵冷眼,引起宦途失意的悲叹,使得他们在对待自我方面,积聚怀才不遇、攀结无缘的愤慨,及时行乐和颓废沉沦,消极感伤交织。如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鸣鹤,奋翅起高飞。吴淇认为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最为悲酸的一首。诗篇通过“高楼”、“曲悲”、“知音稀”等意象来反映自居高楼望远处,曲尽悲来愁无际的高楼佳人借琴曲吐露心声的清凉氛围。“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悲情无奈跃入眼帘,扣击心扉。“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感叹知音难觅,孤寂。“愿为双鸣鹤,奋翅起高飞”,听曲者辨音识人,感慨同命相怜,于是深情呼唤旷世之中还有知音存在的虚幻,从中也隐约感知到失意的中下层文人对生的执着追求。借楼的高美,曲的悲凉,人的孤独,来影射中下层文人“生逢乱世,伯乐难求,壮志难酬”然而“荣身立名”的思想抱负依旧在中下层文人中有所体现。由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是游宦、游学或流浪漂泊的中下层文人,他们为“荣身立名”,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在现实的黑暗激流中,他们仕途无望又客居异乡,贫困潦倒;饱受世态炎凉,尝尽权贵冷眼,孤独、寂寞、苦闷、失意相伴。所以在羁旅、离乱的人生中,乡愁尤为突出,怀人思念之情便接踵而至。如“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明月何皎皎》),思乡情切。《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等诗篇中包括了夫妇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的相思和游子对于故乡的怀念,将爱情、友情等等当作短暂而可悲的人生中聊以自慰的意象。如《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通过思妇对丈夫久出不归的情景而顿生思念之情。长久的离别,使游子与思妇过着“生人作死别”的日子,这种“生别离”的痛楚是绵绵无绝期的。会面之期不可知,生离与死别一样令人寂莫愁苦不堪。思妇的思念与日俱增,“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身心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折磨,以致衣带渐宽,人比黄花瘦。岁月流逝,青春难驻,容颜渐老,唯有“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来勉强空以自慰。《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树》,表达的都是采芳赠远而不能的痛苦忧伤的心情,只能在思念中打发空虚寂聊的岁月。“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冉冉孤生竹》)来予以寄托忠贞的良好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