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图上的中印边界问题(转)(2009-05-24 21:23:34)
中印边界问题?地图?南亚?文化? 分类:印度外交
?
印度版
?
?
中国版
?
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条边界;这是大国之间最后一条没有确定的边界;这是中国与周边国家最后一条没有签约的陆上边界――你一定知道,我说的是中印边界。
?
1,地图引发争议
?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条边界;这是大国之间最后一条没有确定的边界;这是中国与周边国家最后一条没有签约的陆上边界――你一定知道,我说的是中印边界。
笔者是地图收藏的爱好者,正值中印重开边界谈判之际,把多年间收罗的有关中印边界的地图翻检一遍,既为检索历史,更为展望未来。以地图作为叙述历史的纽带,以丰富我们对中印边界问题的认知,寻找破解历史症结的智慧,应该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历史上存在一条因地理、文化、商务和宗教因素形成的传统习惯线,已为历史上的一系列地理文献所标明。这条边界西起喀喇昆仑山口,东至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瓦弄,从亚洲腹地的帕米尔高原东南而下,经过与尼泊尔、锡金、不丹的接壤,直至中缅边境。这条边界大体上与美国和墨西哥的边界一样长,那是一条在美洲大陆上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与拉丁文化的分界线;中印边界则应该算是一条在亚洲大陆上区分了汉藏文明与印度文明的地理界限。在这条线的北端是克什米尔地区,在中国境外,大体上喀喇昆仑山口以北为巴基斯坦控制区域,以南为印度控制区。因此,中印边界的西段从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至西藏与新疆相邻的巴里加斯地区,传统习惯线长600公里;从巴里加斯地区到中尼边境的普兰为中段,传统习惯线长450公里;从不丹中国边境沿喜马拉雅山南麓至中缅边境为西段,传统习惯线长650公里。在西段和中段,中印双方有争议的领土面积大约3·5万平方公里;在东段,争议领土有9万平方公里。
在过去50年里,中印边界的领土争议直接反映在两国正式印刷制作的地图里。实际上,中印边界问题的具体提出,就是由地图引起的:
1958年12月14日,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给中国总理周恩来写信,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出版的几幅地图的问题,认为这些地图上粗略划出的边界是同实际边界不符的,它在好几处直接穿越了印度的领土;信中尼赫鲁还提出《人民画报》杂志发表的一幅标出中印边界的地图把我国东北边境特区的一大部分和其他若干土地被标明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他特别指出东北边境特区的一部分明明是处在所谓的麦克马洪线的印度一侧。
次年的1月23日,周恩来在复信中则指出:中印边界是从未经过正式划定的。因而双方地图对边境的画法不可避免的会有出入。我国现行出版的地图对四邻边界的画法是几十年来(如果不是更久的话)中国地图的一贯画法。这个时候,中印关系还在十分密切的时候,西藏平叛也还没有发生,所以周恩来十分委婉但又明确地向尼赫鲁表示:我们并不认为这种画法的每一部分都有充分的根据,但是我们在没有进行勘察,也没有同有关各国商量,就加以更改,也是不适当的。而且,这样的更改也是有困难的,因为这会引起全国人民的迷惑和对我国政府的责难。事实上,我国人民对印度出版的地图所画的中印边界,特别是对其中关于中印边界西段的画法,也感到惊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六集)
对中印边界的不同表达一直反映在两国出版的各种版本的地图中。我国对领土的表达读者们应该是很熟悉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把大公鸡尾巴下面的部分同后面的印度地图加以对比。图为2001年印度出版的地图,其中查谟克什米尔和东北边境特区两行政区域中,把大片有争议领土划入印度版图。(图一)
中印两国的边界争议也反映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版的世界地图中。一些国家的地图与我国一致;还有一些与印度地图一致,更多的是以有争议领土标出两条不同的界限(如权威的英国的《泰晤士世界地图集》)。
中印两国的争议领土共涉及12·5万平方公里,其中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一直为我控制,而东段的9万平方公里自50年代后期,尤其是在1959年的达赖集团叛乱之后为印度进占。(图二,争议地区图)
?2,西段:阿克塞钦
(图三,西段图)中印边界问题在根源上是由英国殖民主义者造成的。18世纪下半叶,当时英属印度的英国殖民统治者一面阴谋扩张领土,分离西藏与中国中央政府的关系,一面积极与沙俄的南下扩张向对抗,以分隔势力范围,先后于1865年勘察了约翰逊线;1897年提出约翰·阿尔达线;1899年提出马继业-窦纳乐线,这些仅在少数人头脑里存在的地理界限的核心,是想把中印传统习惯线内的阿克塞钦高原置于英属印度及克什米尔控制之下。正如周恩来总理所指出:英国企图抹煞中印之间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线,用割裂中国领土,扩大英属印度领土的办法,来达到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目的。(《中印边界》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尽管这样,这也只是英国战略家们理论上的方案,英国从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