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这句源自前南斯 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台词,成了描述二战 气息的经典语言。 全球大捷:在北非德军被打败;在苏联红军的1942年春季反击也取得成效美国军火也从大西洋西岸源源不断运来。 全球大捷 曙光初现 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了解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历史意义;体会反法西斯力量坚忍不拔、浴血奋战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智慧。(强调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才迎来了军事形势的转折。) 相关知识联系 必修政治史专题二的抗日战争;必修经济史的罗斯福 新政;选修四的二战的全面爆发、扩大等。 华西列夫斯基 朱可夫 “铁胆将军”巴顿 蒙哥马利 曼施泰因 隆美尔 古德里安 山本五十六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苏德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战进一步扩大! 2008年南非世界杯几乎是二战的翻版:法国阵亡了,英格兰独抗德国,意大利投降了,美国登陆了,日本还在垂死挣扎。至于中国嘛,我们在本土作战。 “今日共同战斗,明日一起重建。 ”漫画反映英国和苏联结盟。 斯大林格勒 伏尔加格勒 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成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 保卫莫斯科的苏联士兵 钢铁般的勇士们,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 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斯大林 1841年十月革命阅兵式 希特勒企图占领莫斯科,在入冬以前打败苏联。他调集了80个师,10月2日,德军总攻开始。希特勒狂妄宣称10天要攻下莫斯科。宣传部长戈培尔竟令柏林各大报留下10月12日头版重要位置准备登载“特别重要消息”。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红军顽强抵御,德军最突出的部队进至距莫斯科30公里处。12月初,莫斯科地区已是寒冬,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20-30度。希特勒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德军无棉衣,无保暖设备,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枪栓拉不开,武器失灵。而苏军已穿戴上保暖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枪炮套上了保暖套,涂上了防冻润滑油。12月6日红军开始反攻,到1942年1月,红军共歼敌55万人。 1.莫斯科保卫战— 苏德战争第一次大会战 “台风”计划 2.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意义: 1.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标志德国“闪电战”破产 3.鼓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 俄罗斯虽大,但已无路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苏军一个战斗小组的指挥官发出了这样的呼喊, 这个人家伙什么时候才起来呀?希特勒“闪击”苏联的计划因苏联红军顽强抵抗而失败,德军被拖入漫长严冬,大量德军被冻死伤。 “东线”牙痛,让希特勒痛苦难当:1942年7月,苏联红军开始准备反攻,到11月部署完毕。11月19日,苏军开始发动大规模反攻。此后,德国在“东线”迎来一个接一个失败。希特勒手中举的是一张战争公报。 苏联冬季的泥泞道路使德军摩托化部队寸步难行 苏军步兵在严冬恶劣条件下行军作战 7月到11月是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防御阶段。口号就是“决不后退一步!”。俄国人拼命抵抗让德军束手无策,侵苏德军团长威廉·霍夫曼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他们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从11月到次年2月,苏军转入反攻阶段,“鼠战”和狙击手。持续200天的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法西斯共损失150万人,3500辆坦克,3000架飞机。苏联歌曲“喀秋莎”流行全世界。 3、爆发:“蓝色行动” 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的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 ——毛泽东 葬礼:博克、古德里安、 伦德施泰特等战败的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 可怜的希特勒步了拿破仑的后尘 1、具有转折性,此转入战略进攻, 并掌握苏德战场主动权。 2、歼灭法西斯军队有生力量,对整个战局有深远影响 3、极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斗争,巩固和发展了反法西斯同盟。 4. 胜利意义: 墓碑:希特勒要求在东线要不惜一切地占领、再占领,但是一队队德国官兵,随着前进的步伐变成了排排墓碑。 3、德军失败的原因 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 苏联综合国力强大,又有同盟国支持。 德国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又面对严寒。 德国是非正义战争,士兵士气低落,缺乏外援。 纳粹“胜利快车: 1944年初,纳粹的“胜利快车”在斯大林调整过的轨道上飞驰着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