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我们认为,所谓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或称民间文学),是指史诗、神话、传说、民歌等长久地流传在特定地域的口头文学和民间艺术。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征: 1、口头性 主要指民间文学艺术的存在状态和传播方式。民间文学是以口头表演的方式存在,是一个表演的过程。 2、流传变异性 主要指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变异,作品常常是不固定的,它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处于变化之中,于是就产生了同一“母题”的不同“异文”,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变异性。 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生命和活力之所在。 3、久远性 一般说来,民间文学都有一个比较长的流传期。 比如,《牛郎织女》故事最早可以在《诗经》中找到记载。 《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4、集体性 集体性有两个含义: 一指的是任何民间文学创作都是由一个特定的群体共同完成 ; 二指的是任何民间文学都为一个特定的群体所共有。 第三节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著作权法》 第五条 ) 举例:法律的官方正式译文,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将法律翻译成其他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的正式译本,该译文是国家对该法律的翻译。 二、 时事新闻 《伯尔尼公约》第2条8:本公约的保护不适用于日常新闻或纯属报刊消息性质的社会新闻。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不保护事实新闻,主要出于大众传播的规律,而并非新闻皆不构成作品。 三、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如:常用对数表;陕西省公路通用表格; 时间*速度=路程。 原因:唯一表达;公共知识资源。 第二章 著作权的客体——作品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一、概念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中国民法学研究述评》 :所谓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客观形式表现出来的反映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智力成果。(刘心稳主编) 二、作品的构成要件 (一)学说 1、三要件说 (1)法定概念 (2)刘春田认为:作品的构成要件有三个:A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范畴;B具有独创性;C是思想感情的表现。 2、四要件说 吴汉东: A必须反映一定的思想感情; B具有独创性; C具有固定性 【美国版权法:固定于任何有形的表现媒介】;载体 D具有可复制性。 3、五要件说 德国学者,(1)必须是创作;(2)必须具有智力内涵;(3)具有确定的形式;(4)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5)具有所要求的创作高度。 (二)要件 (1)具有文学、艺术或者科学内容(属于该领域); (2)表现一定思想或感情; (3)有一定的客观表现形式; (4)具有独创性。 (三)独创性的概念 1、概念 独创性,(originality)又称初创性、原创性,是指作者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独自完成作品的创作。 2、独创性的含义 (1)独创性与作品的水平无关 ; (2)著作权法要求其保护对象具有独创性,是指作品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的独创性,而非思想内容本身的独创。这种说法是著作权法的著名原理“思想/表达二分法”的体现; (3)独创性不同于新颖性 ; (4)唯一的表达方式(其实就是思想)不具独创性。如:各种定理、公式,只有唯一的表达方式,不应视为作品。 第二节 作品的种类 一、作品分类的标准和意义 1、为何要对作品进行分类? 对作品种类的认定,往往是案讼胜负的关键。 比如:某甲创作了一首诗《A》,并将其发表在某杂志乙上。而乙后来未经甲的许可,将《A》的手写原件拿去展览。问,乙有没有侵害甲对于《A》的著作权?本案的关键即是对于《A》作品性质的认定。若《A》仅仅属于文字作品,则乙并未侵权,因为,文字作品不可能拥有展览权;若《A》属于美术作品(书法),则乙由于未经许可展览他人作品,构成侵权。 2、作品的法定概念与作品的法定分类的关系 (1)对于法律已经有规定的作品种类,尚须根据作品的概念(即构成要件)认定争议对象是否属于作品,其次再认定是哪一类作品; (2)对于法律未明确规定的作品种类,更须首先认定其是否是作品。 3、作品法定分类的标准:作品的表现形式。 作品表现形式的不同,源于其不同的表达功能。 作品分类的意义:不同的作品,其包含的权利内容是不尽相同的。 四、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种类 (一)文字作品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一)“文字作品,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