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联考第二次试卷语文试卷供参考学习.docVIP

四校联考第二次试卷语文试卷供参考学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校联考第二次试卷语文试卷供参考学习

泉州十五中高三上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信誓旦旦,__________________。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渺渺兮予怀,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是日也,__________,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5)廊腰缦回,__________,各抱地势,勾心斗角。(《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帝王亦然。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于此,岂不灭亡?隋炀帝帝奢侈自贤,身死匹夫之手,齐为可笑。”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先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朕今以蜀王为元龟①,卿等亦须以延年为覆辙也。 贞观四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固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活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卿等宜思此语为鉴诫。”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注:①元龟:可作借鉴的往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乃以博财物耶 博:换取,讨取 B.如此之流,何可胜记! 胜:胜过,超出 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规:谋求 D.事觉自死 觉:败露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是说明“贪能致祸”的一组是(3分) ①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 ②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 ③朕今以蜀王为元龟,卿等亦须以延年为覆辙也。 ④《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⑤大丈夫苟贪财物,则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 ⑥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 A.①②④ B.①③ C.③④⑥ D.①④⑤ .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非常重视对臣子们的廉政教育,许多年间反复申述,并用人因贪求明珠而丧命、帝王因奢侈而亡身等例子来告诫大家。 B.在论述当中,唐太宗入情入理,恩威并用,既承认了人追求富贵的正常愿望,也强调了保有富贵的正确方法,正反举例,特别能起到说服人的作用。 C.太宗深知“其身正,不令而行”的道理,他不但强调群臣要节欲奉法,而且自己也时时自警,恪尽职守,为群臣做出了表率。 D.太宗理论据、形象的比喻类比来谆谆告诫,鞭辟入里,入浅出,显示出务实求真的风范。 .翻译下面两句话:(分) ①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②然而为人所活者,皆由贪饵故也。?(分)张孝祥南宋词人,书法家为岳飞辩冤,为秦桧所忌斯洛娃斯洛娃(《复活》)在流放西伯利亚的政治犯中,斯洛娃钦佩所有的新朋友,但最钦佩谢基尼娜。这个富裕将军家庭出身的年轻人,能讲三种外语,却过着最普通的工人生活。 (《复活》) 斯洛娃?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