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济南中考语文模拟供参考学习.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济南中考语文模拟供参考学习

年济南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3分)1.请用正楷字,笔画清晰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6分,每小题1分) A.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B. ,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C.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E.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F.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当前,云南、广西等地正遭遇着百年不遇的大旱,百姓甚至连吃水都遇到了难题。而山东的情况如何?据了解,其实山东也是一个水资源严重kuì fá 的省份。目前,全省平水年水资源缺口约为3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B)对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废水的大量排放,已大大超出了我省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长此以往,必将引发河道断流、地下漏斗、海水倒灌、湿地萎缩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①将A处拼音所对应的词语工工整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1分) ②B处的画线句有语病,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部使用)直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1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③请在下面的空格内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15个字以内)(2分)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4.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伟大的 派词人 。(2分) 5.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的溪边风光图。(3分) 6.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的理解。(2分) (二)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③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④。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⑤,今修书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 【注】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罗:分别。④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⑤忧望:挂念,盼望。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一时间的意思。⑧此信写于白居易被贬江州时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流水周于舍下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大 抵 若 是 不 能 殚 记 9.下面各项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飞泉落于檐间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①尽在其中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①今修书以先奉报 ②以光先帝遗德 D.①蝉则千转不穷 ②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1.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①文中“ ”这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