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北市县名称的源流供参考学习.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市县名称的源流供参考学习

湖北市县名称的源流 2013-11-13 21:38:10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651 次 | 评论 0 条 【江岸】1950年7月原汉口特别市所辖第六、七、八、九区(中山、大智、汉景、和平四区)公所,调整合并成立武汉市第四区人民政府,1952年7月改称江岸区人民政府。晚清以来,汉口下游区域习称江岸,如江岸车站,新区即以此为名。 【江汉】清雍正五年,汉口巡检司始下辖汉口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其中循礼坊即在今江汉区境内。民国时期系汉口特别市第三区。1950年11月,成立武汉市第三区人民政府,1952年7月,更名为江汉区人民政府。江汉,顾名思义乃位于长江汉水交汇之处,实乃因地标建筑江汉关大楼而名。 【硚口】 1950年11月,在原汉口特别市一、二、三、十四区的基础上,成立武汉市第二区人民政府; 1952年7月,第二区改为硚口区。明代崇祯年间修袁公堤时,因取土筑堤形成玉带河,在近汉水处修有石桥,故称此地域为“硚口”,清同治年间修汉口城堡,石桥处称“小硚口”。沿以为俗,故名。 【汉阳】汉阳建城始于东汉末龟山北侧之却月城和马骑城,后历经石阳县(东吴)、曲阳县(晋)、陵曲(南朝宋)、沌阳(北朝齐)统辖,至隋开皇九年,于此置汉津县。隋炀帝大业元年,改为汉阳县。其时汉水在今沌口入江,城在汉水之北,山南水北为阳,故名汉阳。 【武昌】公元221年,孙权迁都鄂县,”因武而昌“,故更名武昌。223年,在蛇山建夏口城,此为武昌建城之始,后于此置江夏县。隋开皇九年为鄂州治;后周显德五年,改鄂州为武昌郡。北宋建隆元年改武昌军。元大德五年改为武昌路。明洪武元年改为武昌府。清依之。民国时为武昌县、武昌市。 【洪山】原名黄鹄山或黄鹤山,又称东山,以在武昌之东而得名,与蛇山一系,实“蛇山之初阜”。南宋宝祐五年,随州受外敌攻击,荆湖制置使孟珙迁随州“大洪山众,奉释慈忍断足及洪山寺额,并徙于此,遂沿呼洪山。”东山从此改称洪山,又名大洪山。1955年,武汉市东湖区和武昌县的第七区合并,新成立洪山区。 【江夏】西汉高祖六年,析南郡东部置江夏郡。应邵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魏黄初元年,孙权改江夏郡为武昌郡,治夏口(今武昌)。东晋南末,侨置汝南县于今武昌上游,隋开皇九年,改江夏县并移置鄂州城(武昌)。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1960年县治移纸坊镇;1995年,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 【青山】武昌东北江边有山曰青山,山入江中有矶曰青山矶。清康熙《江夏县志》: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尾亘长湖,首枕大山,山下有矶,曰青山,又有青山口、青山铺、青山矶之称。1951年,武汉市武昌县第九区改为青山区,隶武汉市郊区办事处。后为适应武钢建设需要,改为城区。 【黄陂】东汉末,江夏太守黄祖为拒抗东吴,于此建城自守,名黄城镇;北周大象元年改镇为南司州,并置黄陂县。先秦时期,楚灭黄国(今河南潢川),其后裔播迁南下,分布于今鄂东一带,是故有黄安、黄冈、黄梅等地名。陂有池沼、水畔、缓坡之意(做此意时音bei),正合今地丘陵地形,故名。 【汉南】地处汉阳南部,原称汉阳南乡。1966年,建武汉市汉南农场,1978年,改建武汉市汉南农场管理局,1984年改为武汉市汉南区。 【东西湖】原为古云梦泽东端。195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起草《东西湖蓄洪垦殖意见书》中,其中绘有东湖(又名绿野湖)和西湖(又名桑台湖),且东西各有一大片泛湖群;此为首次将汉阳北乡地区命名为东西湖。1958年,成立武汉市东西湖国营农场管理局。1979年建东西湖区。 【新洲】本作新州。原为黄州治,唐末战乱,黄州治东移,今新洲地实乃旧黄州,但民间则称其为新州。弘治《黄州府志》:邾城,今名旧州城,俗又呼新州。又明代长江水道南移,举水入口之举洲与陆合,举水在今宋渡村形成大洲,明万历中,黄冈知县茅瑞徵首次在公文使用“新洲”名。1951年,分黄冈县西半部新置新洲县,隶属黄冈专区。1983年,新洲县划归武汉市管辖。1998年,撤销新洲县,设新洲区。 【蔡甸】本名蔡店,防卫汉阳西部之重要据点,设巡检司、通判于此。清初诗人程封《蔡甸过黄圯书培风堂》诗中首见“蔡甸”二字,至同治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奏章中多写作“蔡甸”,遂习以为常。新中国成立,设汉阳县于此,1992年,撤销汉阳县,设蔡甸区。 【崇阳】南朝梁大同五年,置乐化县,隋开皇中,并入蒲圻,隶江夏郡。唐天宝二载置唐年县,五代时 期,吴改曰宗阳,梁改曰临夏,晋改曰临江,南唐复曰唐年。宋开宝八年始名崇阳。因县北群山崇聚,县治在南,“自通城县龙窖山发脉,历方山岩头而东至此,诸山崇聚,故县有崇阳之名。” 【通城】汉高祖六年置下隽县,因隽水而名。南齐永元元年改为上隽县,设锡山市(今隽水镇)。梁大同五年分立乐化县、下隽县。唐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