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协同创新战略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协同创新战略
曲贵卿1 张海涛2
(1.通化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2.通化市委党校 吉林 通化 134002)
摘 要:协同创新战略的提出,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结合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在非遗保护中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实行协同创新战略的具体运行机制,包括四个主要方面:突破传统机制限制,树立协同创新理念;搭建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平台;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实现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协同传承;汇集产业要素,实现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协同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战略;教育协同传承;生产协同传承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东北大秧歌的文化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JD04,和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自助课题“民族非物质文化和大学教育生态性互动与制衡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C12106。
作者简介:曲贵卿(1978—),吉林集安人,硕士,通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
“协同创新”是原总书记胡锦涛201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讲话时,针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大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提出的战略思想。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工作中的重要领域,虽然全国乃至吉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仍然面临许多诸如过度开发、重形式轻内容等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传承与保护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协同创新战略的提出,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文化传承与保护需要协同模式,文化传承与保护更需要协同模式下的创新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地方高校必须承担的文化责任,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学术优势和传承优势,实现高校的文化引领职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实行协同创新战略。坐落于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地方高校——通化师范学院根据多年来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经验,成立了“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本文将结合“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在非遗保护中的成功经验,探讨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实行协同创新战略的具体运行机制。
一、突破传统机制限制,树立协同创新理念
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部门分工与资源独占所导致的发展困境,是当前制约我国文化改革创新的主要障碍。这一结构性障碍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改革创新的战略机制和路径选择,影响了战略发展理念的创造性选择。有必要统筹国家科教战略与文化发展战略,通过顶层设计、有机融合和战略协同,消除文化改革创新的“战略壁垒”。
二、搭建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平台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是指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发展为目标,通过主体之间、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人力、知识、技术、基础设施、资本、信息及政策等创新资源的互动,形成具有前沿性、专业性、开放性、稳定性的组织系统。一个专业的、开放的、稳定的协同创新平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能否取得成效的基础因素,因此,搭建合理的协同创新平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首要任务,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成败。
根据文化传承工作的特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主要由高校、政府机关、文化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组成。其中高校是牵头单位,为了真正实现学科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平台中还应该有地方高校的合作,即除了牵头单位外,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经历的高校也要吸纳进协同创新平台中。协同创新平台中的政府机关、文化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是各合作单位,需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发挥各自职能与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要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文化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以地方高校通化师范学院为牵头单位,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