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场云杉造林基地采伐设计
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云杉课题造林基地
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
前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2008年开始与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林场合作实施云杉育种技术研究项目以来,试验示范结果显示,云杉在樟村坪林场表现适应性强、生长势好、表现良好。项目实施工作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已先后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项目现场查定和项目验收。
为进一步做好“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北亚热带云杉育种技术研究”(研究任务编号2012BAD01B02-1)所属“北方针叶树种高世代育种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编号2012BAD01B01)课题和云杉项目后续实施工作,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多次考察和筛选,选定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林场为本课题实施单位。
该项目拟使用林地经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待实施。根据项目拟使用林地范围,经专业调查人员实地调查,需采伐现有林地面积3.33公顷,需采伐林木蓄积量394.7立方米,采伐主要树种为华山松。特编制该项目林木采伐作业设计。
2 基本情况
2.1 地理位置
项目区樟村坪林场位于东径111°4′30″~111°13′25″,北纬31°11′20″~31°18′30″。四周分别与兴山县坟淌坪林场、雾渡河镇、樟村坪镇接壤,与当地政府所在地——樟村坪镇相距15公里,距宜昌市中心城区110公里。
2.2 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质结构位于扬子准地平台上,为黄陵穷隆式背斜的东北,境内地形属结晶杂岩形成的浑圆二高山,最低海拔820米,高达1962.5米的主峰圈椅淌为境内和全区最高海拔,也是长江一级支流——黄柏河流域的发源地。境内主要溪流全部发源于此,流经黄柏河注入长江。全场整体地势保持着比较明显的夷平面地形形态,分3条支脉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度一般在25°~35°之间,局部地区狭谷坡度大于45°。
2.3 气候条件
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主要由季风环流所控制,年平均气温为12.6℃,无霜期205天左右,极端最低温-20℃、最高温度为37℃,昼夜日差温度达9~12℃,年降雨量1450~1900毫米,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5%,年蒸发量为900~1000毫米,相对湿度为70~80%,常年云雾较多。
2.4 土壤条件
项目区基底为黄陵杂岩,土壤母质基岩多以红色花岗岩为主,少量页岩、砂岩为辅。土壤类型主要以花岗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棕壤、黄壤为主,少有山地沼泽土、山地沉甸沼泽土、棕色石灰土,局部地区有少量水积土分布,属沙质粘土,PH值在6.0~7.0之间,略显酸性,土壤中极具腐殖质,自然养分含量较高,略显灰色和黑色,土层平均厚度为50~110厘米,土壤肥沃。
2.5 交通现状
项目区现有林区公路38公里,县级雾殷公路、雾樟公路分别东面和西面纵贯林场南北,殷樟公路横贯东西,水泥路面直达城区。从宜昌城区出发,经宜巴高速公路直达林场仅1.5小时。
2.6 社会经济
林场始建于1956年6月,位于我区西北部山区樟村坪镇境内,是夷陵区唯一的国有林场。全场现有总面积7192公顷,68个经营林班,辖有马槽驿、犁耳坪、三岔垭、清凉寺4个分场。全场现有职工87人(在职33人、退休54人),其中林业高级工程师2人,林业工程师3人,林业助理工程师4人,在职职工年平工资收入2.8万元。境内辖有清凉寺1个农业村,共有常住村民(林农)260户690人,村民2012年人平纯收入0.61万元。
2.7 森林资源
全场总面积7192公顷,其中林地面积6916.1公顷,占总面积的96.2%。在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6828.7公顷,灌木林地面积84.9公顷,疏林地面积2.5公顷;在总面积中,非林地面积275.9公顷,占3.8%。活立木蓄积7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5.9%。
2.7.1乔木林
乔木林地面积按龄组分,幼龄林449.1公顷,中龄林4822.2公顷,近熟林1123公顷。其植被属北亚热带“秦巴山地”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带,已知植物有82科392种;全场境内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现已发现的野生动物有16目53科320多种。
2.7.2人工林
自1956年建场以来,经几代林业工人的不懈努力,林场已先后累计营造以杉木、日本落叶松、柳杉、华山松、油松、巴山松、欧洲白蜡、银杏、茶叶和核桃等树种为主的人工林达2633.3公顷,其中1033.3公顷已进入近、成熟林,1500公顷已进入中龄林,100公顷为幼龄林,全场4个分场均有分布。
2.7.3天然林
建场后,以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各项林业工程措施,有效地保护了以栎桦类、松杉类、枹栗榉槭类及三尖杉、珙桐、红豆杉、银鹊、鹅掌楸、香果树、莲香树、野鸭春、黄柏、云锦杜鹃、楠木、华榛、山毛榉、水青树、紫茎等重点保护树木为主的天然林4666.6公顷。
2.8 林业经营
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