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养生文化的理论基础
五、五行学说在传统养生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以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及五行属性事物之间生克乘侮规律,说明的事物的相互联系以及运动变化的规律。 在传统养生学中五行学说既是认识方法和说理工具,又是指导思想和诊治原则,是传统养生学独特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养生学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研究人体脏腑、经络、组织之间和各个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的乘侮规律来阐释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研究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调养。 1、按五行属性建立五行同构系统 古代大家运用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味、五色、五音等自然界事物,与人体内的脏腑组织与体表器官、孔窍等的生理和病理现象,按其事物不同性质、作用、形态,统一联系在一起,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 建立五行同构系统。借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表达了一种“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在传统养生学中,五脏与五行配合,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建立了以人体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每个系统内各种组织器官之间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传统养生学讲人是小天地,小宇宙,就是基于这种同构系统的理论.例如木系统就联系春天、东方、风、青色、酸味、肝、胆、目、筋、爪甲、怒、弦脉、泪水等等。 2、用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木性柔和,有生发的特性; 肝喜调达而恶抑郁,有生发疏泄的功能。 火性温热、明亮,其性炎上; 心主神明,主行血,有温煦作用,。 土性承载、受纳,生长万物; 脾生化气血,有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之功。 金性清肃、收敛; 肺有清肃功能,肺气以肃降为顺。 水性寒润、下行,有闭藏的特性; 肾有藏精、主持水液代谢等功能。 3、说明五脏系统中的内在联系 木系统:肝为中心,胆为其腑,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液为泪,其志为怒。 火系统:心为中心,小肠为腑,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其液为汗,其志为喜。 土系统:脾为中心,胃为其腑,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其液为涎,其志为思。 金系统:肺为中心,大肠为腑,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其液为涕,其志为忧悲。 水系统:肾为中心,膀胱为腑,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其液为唾,其志为恐。 4、说明脏腑组织间的相互关系 五脏相互滋生: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 五脏相互制约:肺(金)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太过。 5、按属性以外知内推断病情诊断疾病 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以及相关脉象在五行归属上有内在联系。所以可以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及其五行所属和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 如面色青,喜食酸,脉象弦,可以诊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病人,面见青色,为木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克火,等等。 6、阐明疾病过程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脏腑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如:肝病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影响肺,为木侮金(反克);还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过度相克);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病是这样,其它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 7、用于指导临床调养 根据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生克关系的异常,运用五行生克乘侮的规律,制订具体的调养方法,用于指导临床调养。例如: 虚则补其母:如肝木虚弱,肝有虚火,失眠烦躁,嘈杂易饥,头面烘热,脉弦细而数,重按无力,不直接补肝,而补生肝的肾。调养宜滋补肾水以消肝的虚火,用六味地黄丸。 实则泻其子:如肝有实火证,头痛眩晕,耳鸣,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胁肋灼痛,小便黄赤,口苦,大便秘结,苔黄,脉弦数,不直接泻肝,而泻肝木所生的心火,用泻心法。 传统养生文化的理论基础 一、传统养生文化的双重属性 传统养生理论体系形成于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 “以表知里”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创造出了一系列与疾病和衰老抗衡的独特理论与方法,逐渐使养生成了一种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探索传统养生文化不但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维护个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美的汉字(2014.04).ppt
- 优质服务的重要性(新人).ppt
- 优质护理服务细则解读.ppt
- 优质番茄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doc
- 优质公开课-21.从现在开始课件(第二课时).ppt
- 优秀班集体答辩PPT.ppt
- 优质课交变电流.ppt
- 优秀表表彰、评优、先进【PPT模板】.pptx
- 会务服务岗位流程.doc
- 会声会影标题字幕制作.ppt
- 聚焦未来:公路货运行业2025年数字化转型与运力协同优化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锂电池隔膜湿法工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docx
- 2025年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治理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市场细分领域发展前景预测及全球布局策略报告.docx
- 文旅融合与乡村文化传承:2025年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分析报告.docx
- 锂电池隔膜微孔调控技术2025年创新在新能源电池制造中的应用研究.docx
- 教师节感恩教师演讲稿.docx
- 2025至2030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行业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 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待遇支付管理.ppt
- 工业机器人焊接工艺智能化改造方案与成本效益分析(2025).docx
最近下载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pptx VIP
- 2023《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微党课精品课件.ppt VIP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生态系统课件课件.ppt VIP
- 《西方艺术鉴赏》课件.ppt VIP
- 成人肠造口护理-2019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上海市绿色社区创建状况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pdf VIP
- 第一现场震撼世界的不朽影像黑镜头精选珍藏本 阿夏 285页.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1.pptx
- 2024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5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