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秦文学_诸子之文
思想特点: *以“法”为核心,结合“术”与“势”的政治观 *反对复古、主张革新的社会历史观 艺术风格: *重质轻文,崇虚反实 *揭露实情,无所掩饰 *总结性,深刻性 *长于争论,体式多样 ? *体制宏大新颖 *现实针对性强 *务实之风 *保存史料 ? 晏 子 使 楚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 齐无人耶?”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 ※名词解释: 《论语》 《墨子》 《老子》 帛书《老子》 简本《老子》 《庄子》 《孟子》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晏子春秋》 《管子》 《孙子》 《商君书》 《公孙龙子》 《列子》 ※简述《论语》中所反映的孔子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试论《论语》的文学特征与文学价值。 ※简述《老子》中所反映的老子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 ※试论《老子》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思考题 ※谈谈庄子在哲学观、政治观和人生观方面对老子道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试论《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 ※谈谈孟子对孔子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试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为什么说《荀子》是先秦诸子散文趋于成熟与完善的标志。 ★参考文献 ※何晏[魏]等注、邢昺[北宋]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刘宝楠[清] 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十三经 清人注疏本,中华书局,1990年。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新编 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孙诒让[清]《墨子闲诂》,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 ※赵岐[汉]注、孙奭[宋]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影 印本,1980年。 ※焦循[清]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7年。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王先谦[清]《庄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986版。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 ※王先谦[清]、沈啸寰、王星辰点校《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年。 ※韩非[战国]著、王先慎[清]集解《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 ※高诱[东汉]注《吕氏春秋》,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 ※梁启超《管子评传》,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 ※ 《孙子》,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 ※ 《商君书》,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 ※ 《公孙龙子》,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 ※ 《列子》,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 “楚 辞”与屈 原 楚文化对屈原的影响 屈原和《离骚》 屈原及其作品的影响 屈原的其他作品 (P157-162) ? 屈 原 是 伟 大 的 诗 人 不 朽 杰 作 《离 骚》 《离骚》所表现出屈原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屈原《离骚》的艺术特色 《离骚》对《诗经》赋、比、兴表现 手法的继承与发展(P142-143) ? *“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P136-138) *深沉执着的爱国情感(P138) *放言无惮的批判经省(P138-139) *“独立不迁”的峻杰人格(P139) ? *“灵均”形象的塑造(P141) *创作方法的突破(P141-142) *表现手法的开拓(P142-143) *形式、语言的创新(P143-144) ? * 诸 子 之 文 《论语》、《墨子》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