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护理查房__培训课件.ppt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护理查房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及发病机制 诱因: 面部受凉 血管痉挛 缺血、缺氧及水肿 面神经麻痹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孕妇、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都是易感人群 类别 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周围 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均属于面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二者均具有面肌运动障碍,只是病变部位不同,其病因也有差异,症状也不相同。 1.病变部位不同    中枢性面瘫常为病变对侧颜面下部肌肉出现麻痹; 周围性面瘫表现为病灶同侧全部面部肌肉瘫痪。    2.病因不同     中枢性面瘫由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脑桥、内囊等)受损引起,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部肿瘤、颈内动脉阻塞等病.    周围性面瘫由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引起,多见于受寒、耳部感染、神经纤维瘤、脑膜感染等病。    3.症状不同   中枢性面瘫出现时,眼睑以上面部表情肌未出现瘫痪,故患者闭眼、皱眉、扬眉动作均正常,且两侧的面额肌深度、眉毛高度、睑裂大小均无异常出现。病变对侧眼睑以下的表情肌出现瘫痪,即颊肌、口轮匝肌、上提唇肌等出现麻痹,患者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做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一般无味觉、泪液、唾液分泌障碍,不伴有听力改变。面瘫同侧肢体出现瘫痪,常出现腱反射异常.    症状不同 周围性面瘫因病变同侧所有面肌出现瘫痪,患者不能进行皱眉、皱额、闭眼、露齿、鼓腮等动作,并伴有鼻唇沟变浅及口角下垂。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出现减退,并伴有唾液分泌障碍。 中枢性 周围性 概述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贝耳(Bell)麻痹,是指面神经管内段(茎乳突孔内)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颅内炎症、肿瘤、血管病变、外伤等多种原因病变累及面神经所致的继发性面神经麻痹与前者不同。 病因病理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十分清楚,一般认为骨质内的面神经管刚能容纳面神经,各种原因如受寒着凉、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不稳定致神经营养血管收缩缺血,而毛细血管扩张,面神经水肿,面神经受到压迫可引起本病。面神经早期病变为水肿、脱髓鞘,严重可有轴突变性。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护理查房 2016521 神内一蒋婷婷 病史 患者涂传通,男,63岁,已婚,因突发口角歪斜1周,双侧额纹变浅1天” 于2016-05-09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达180/95mmHg,口服“安内真”控制血压;“胆囊结石多年;否认药物过敏史、传染病接触史、外伤及输血史。 体格检查 T 36.5℃ P 119次/分 R 20次/分 BP 151/96mmHg。 专科检查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鼻唇沟变浅,鼓气不能,咀嚼力正常,伸舌居中,饮水无呛咳,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及跟腱反射减弱,膝反射正常,指鼻实验阴性,颈软,Kernig征阴性。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磁共振MRI(2016-05-10):缺血脱髓鞘脑改变,老年性脑改变; 血糖、血脂分析+肝肾功能 (2014-05-27):葡萄糖:6.22↑mmol/L,甘油三酯:2.60↑mmol/L,肌酐115.2↑umol/L. 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2016-05-11):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25.490↑S/CO; RPR:1:1. 螺旋CT:胆囊结石、双肾囊肿 修正诊断 2型糖尿病性周围面神经病 高血压病Ⅱ 梅毒 胆囊结石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肾囊肿 主要治疗 活血化瘀:疏血通 营养神经:甲钴胺、申捷、欧兰同、维生素B1、维生素B6 抗梅毒:苄星青霉素 降血压:安内真 降血糖:拜糖平、格华止 保护胃黏膜:奥西康 护理诊断 1.自我形像紊乱 与面神经病变所致口角歪斜有关 2.焦虑 与担心治疗效果不佳有关 3.知识缺乏 与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关 4.潜在并发症 语言交流障碍、进食困难口腔感染、角膜溃疡。 1.自我形像紊乱 与面神经病变所致口角歪斜有关 护理目标: 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接受自我形象改变的事实,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05-15) 自我形象紊乱 护理措施: 1、情感支持: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