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八地形分析
实验八、地形分析 (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DEM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是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一种数字方法、途径,它的应用可遍及整个地学领域。通过对本次实习的学习,我们应:
加深对TIN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
熟练掌握ArcGIS中建立DEM、TIN的技术方法。
掌握根据DEM或TIN 计算坡度、坡向的方法。
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
实验数据:矢量图层:高程点Elevpt_Clip.shp,高程Elev_Clip.shp,边界Boundary.shp,洱海Erhai.shp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TIN 及DEM 生成
1.1由高程点、等高线矢量数据生成TIN转为DEM
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并点击文件夹连接连接到文件夹,通过路径选择,将实验八文件夹连接进来。
添加矢量数据:Elevpt_Clip、Elev_Clip、Boundary、Erhai(同时选中:在点击的同时按住Shift)
激活“3D Analyst”扩展模块(执行菜单命令 [自定义][扩展模块],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3D Analyst),在工具栏空白区域点右键打开[3D Analyst] 工具栏
执行系统工具箱[3D Analyst Tools][ TIN管理][创建TIN];
在对话框[创建TIN]中设置好相关参数:
在[创建TIN]对话框中,确定输出TIN的名称及其路径;
空间参考采用导入的方式,与elev_Clip.shp相同;
输入要素类选择了四个shp文件;指定每个图层中的一个字段作为高度源字段(height_field可以为ELEV),可以选定某一个值的字段作为标签字段(tag_field可以为None)。在这里指定图层[Erhai] 的参数:[SF_type]选择为[硬替换] ,其它图层参数使用默认值即可。确定后可生成TIN模型
生成新的图层tin会自动加入到内容列表中,在内容列表中关闭除[TIN]和[Erhai]之外的其它图层的显示。通过设置TIN的图层属性,tin图层右键[属性][符号系统],取消“边类型”勾选,将得到如下的效果
执行工具箱[3D Analyst]中的命令[转换][由TIN转出][TIN转栅格],指定相关参数:输出数据类型:[INT],方法:[NATURAL_NEIGHBORS],采样距离(输出像元大小): [CELLSIZE 50]
确定后得到DEM数据:TinGrid, 其中,每个栅格单元表示50m×50m的区域
1.2 TIN的显示及应用
在上一步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关闭除[TIN]之外的所有图层的显示,编辑图层[tin]的属性,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符号系统] 选项页,将显示中的[边类型] 和 [高程] 前面的勾去掉; 点击 [ 添加 ] 按钮,在 [添加渲染器] 对话框中,将 [具有相同符号的边] 和 [具有相同符号的结点] 这两项添加进TIN的显示列表中。
将TIN图层局部放大,认真理解TIN的存储模式及显示方式
TIN 转换为 坡度多边形
参考上一步操作,将 [具有分级色彩的表面坡度] 和 [具有分级色彩的表面坡向] 这两项添加到TIN的显示列表中
请参照上图进行设置
在上面的对话框中,选中坡度,选择色带,勾选[在2D显示画面中显示山体阴影照明效果];点击 [分类] 按钮,在下面的对框中,将[类] 指定为 5,然后在 [间隔值] 列表中输入间隔值: [ 8, 15,25, 35, 90] ,如下图所示
点击两次 [确定] 后关闭图层属性对话框,图层[ tin ] 将根据指定的渲染方式进行渲染,效果如下图所示 :
执行[3D Analyst]工具箱中的命令[Terrain和TIN表面][表面坡度],按下图所示指定各参数:(注意:这里没有类明细表,从而得到的tinslopef按照默认类别为8类,而不是我们之前符号系统分类的5类,详情可查看帮助文档)
得到多边形形图层:[ tinSlopef] ,它表示研究区内各类坡度的分布状况,结果是矢量格式,打开其属性表可以看到属性 [SlopeCode] 为 数值[1,2,3,4,5,6,7,8]
查看矢量图层:tinSlopef 中要素属性表,其中属性[SlopeCode]1,2,3,4,5,6,7,8分别表示一定的坡度范围
TIN 转换为 坡向多边形
参照以上第(3)步,使用[表面坡向]工具,得到坡向多边形图层。
得到的坡向多边形中属性AspectCode的数值(-1,1,2,3,4,5,6,7,8,9)分别表示当前图斑的坡向(平坦、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其中1,9是相同的可以合并为1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