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课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一)课品

苏 轼 (一) 授课人:张春义 嘉兴学院中文系 一、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一)苏轼的生平 第一期(1036-1069) 为读书、应举、初入仕途时期: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欧阳修对他的赏识。 第二期(1069-1085) 为请求外调、历任四州、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时期:乌台诗案是其生活、思想和创作的转折点,黄州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转变期,文风渐趋高旷超迈,潇洒飘逸。 第三期(1085-1093) 为两次召还及复连外放时期。 第四期(1093-1101) 为远谪惠、儋时期:创作的又一丰收期,文风趋于平淡、清澈。 (二)苏轼的思想 1. 苏轼的思想宏博开放,出入儒道,濡染佛禅,兼收并蓄,灵活通脱,使儒、释、道三教达到了有机融合,但其思想仍以儒家为本,也是形成其独特的政治态度和处世哲学的根本所在。 2. 苏轼的政治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积极入世,以经世济时为己任。坚持操守,风节凛然;在朝任职,直言不讳;出外做官,勤政爱民,迭遭打击而报国事君、关心民瘼的政治理想仍不改变。 3. 佛老思想对苏轼的影响集中在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上。由于政治上的受挫,贬谪的逆境,使佛老思想成为求得自我解脱的精神武器,形成随缘自适、淡泊无为、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三)苏轼的散文理论 1. 文与道的关系,提出先文后道 既重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作用,更强调散文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美学价值。 2. 强调“以意为主”,追求文以达意 强调意到笔随,“以意为主”,反对刻意追求章法;在文与意的关系上,追求文以达意,强调“辞达”。 3. 风格上推崇自然,反对苦涩怪异 倡导不拘常法,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但并非仅是文从字顺,而是需要有一定的语言技巧;反对堆砌辞藻、刻意做作或“怪僻不可读之文”。 二、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1. 议论文以政论和史论为主,多针对现实而写,内容充实深刻,史论也大都是借古喻今,有较强的社会意义。代表作有《留侯论》《教战守策》等。 2. 记叙文最富有艺术独创性,包括山水亭台游记、人物传记和碑传文等,代表作有《喜雨亭记》《石钟山记》《方山子传》等。 3.文赋以文为赋,骈散结合,是宋代文赋的“绝调”。代表作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4. 小品文是苏文中独具风韵的妙品,包括书简、序跋、随笔等,艺术成就也很高,代表作品有《记承天寺夜游》《答秦太虚书》等。 (一)苏轼议论文的特点 《留侯论》 作品解读 (与《五代史伶官传序》 比较) 1、说理的方式 2、章法特点 3、语言特点 (苏)翻空出奇、随机生发与(欧)理正气足、简而有法的章法差异。 (苏)雄辩滔滔 、文势如潮与(欧)纡缓从容、舒婉有致的语言差异。 (苏)“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与(欧)“平易自然、委婉曲折 ”的风格差异。 苏轼议论文特点概括 第一,以意为主,立意新警,敢于摆脱成见而自创新意,随机生发,善于翻空出奇而又能自圆其说。 第二,章法奇纵,随意曲折,不拘一格,雄辩滔滔,具有浑浩流转、磅礴雄放的气势。 第三,语言长短不拘,放言高论,辞锋锐利,横竖烂漫;有时善于运用浅显生动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二)苏轼记叙文的特点 《喜雨亭记》作品解读 (与《醉翁亭记》 比较) 1、记叙的方式 2、具体写法 3、语言与风格特点 (苏)奇纵变幻、随物赋形与(欧)婉丽严谨、纡徐舒缓的风格差异。 (苏)自然成文与(欧)新奇曲折的章法差异。 (苏)以议论而写景,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欧)写景而兼诗趣,新奇曲折中有摇曳多姿的风神。 (苏)行云流水、长短适意与(欧)精简自然 、平易晓畅的语言差异。 苏轼记叙文特点概括 第一,随物赋形,意到笔随,如行云流水,变幻莫测,立意构思皆匠心独运,布局谋篇能毫不雷同。 第二,善于体察自然景观和人情物态的精微神理,以爽利多彩的文笔进行艺术性的再现。 第三,写法不拘格套,或以“论”为“记”,意尽而止;或描写、叙述、抒情、议论错杂并用,旷观、达识、至理、深情和谐统一,既具有诗情画意,又具有思致理趣。 (三)苏轼文赋的特点 苏轼文赋既有传统赋体的讲究辞采,又融入了散文的灵活自然,更具有诗的情韵意境,情景兼备,哲思深邃,空灵奇幻,极富艺术魅力。 《前赤壁赋》 主要叙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情景和感受,抒写江山风月的清奇景象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感慨,探讨宇宙与人生的哲理,表现出政治上遭到挫折的压抑、苦闷及欲从自然山水和佛老思想中寻求解脱的复杂心态。 第一段写江上月夜泛舟赤壁之乐。 第二段以饮酒歌唱的欢乐引出客人箫声的悲凉,表现由乐到悲的心情变化,并顺势引出下文的主客问答。 第三段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追忆历史人物的成败,慨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