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 孝文帝改革 第3课课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成功的原因及历史影响 评价孝文帝改革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改革的影响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 4、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 (1)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民族融合发展趋势,适应鲜卑等族封建化要求 (3)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2)改革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巩固鲜卑族的统治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从文化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 民族汉化的过程; 从政治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政权封建化的过程;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就是少数民族 封建化的过程。 古代的民族融合 影响 易服装;讲汉话;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同婚姻;改籍贯 文化习俗 俸禄制、三长制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模式 政治 均田制、租调制 经济 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 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社会制度封建化:有力推动了政权的封建化 生活方式汉族化:加强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基 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积极作用: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吸取了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文化,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繁荣和民族大融合,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在改革进程中,孝文帝表现出了伟大的胆略和卓识.因此,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局限性: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不同意这一观点。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 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拓跋民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 因此,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从今天的历史角度来看,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值得肯定,主要是因为 A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 B顺应了时代潮流 C加快了民族融合 D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的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2010年福建卷文综)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